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模拟试题 > 社会工作实务 > 正文

201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提分试卷(5)

来源:考试吧 2015-05-07 10:08: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社会工作者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提分试卷(5)”供考生参考,更多社会工作者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三、案主,男,14岁。现就读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初中预备班(9)班,特别爱好体育,曾经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上得过奖。四年以前由于母亲有外遇,父母离婚,案主由父亲抚养。父亲从事运输行业,早出晚归,案主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没人辅导、心事无人倾诉。于是,结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朋友,常常晚回家,学习成绩不及格,常常违反校纪校规,如损坏公物、扰乱上课秩序等,有时还出入网吧。去年有了继母,继母43岁,曾从事宾馆服务行业,自己有一个比案主大2岁的男孩,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很重视,目前为了帮助案主复习功课,辞职在家。但是,案主觉得,继母是外人,常常有抵触情绪,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真实的想法,在继母的眼里,他是没有主见、经常犯错误的孩子。父亲觉得这孩子是可以教好的,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只得求助于社会工作站。

  问题:

  1.请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打算如何对该案主进行个案辅导。

  参考解析:

  1.(1)性格问题。父亲早出晚归,没有交流的机会。案主失去了母爱和关心,形成了较内向、不懂交流、不愿沟通的性格。加上与继母有隔阂,没有平等的家庭沟通。再者与学校朋辈或师生感情交流缺乏,使案主非常内向甚至封闭自己,说话很少。

  (2)学习问题。由于家庭的变故,失去了帮助的资源,而此时又没有能力自助,于是恶性循环,使案主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虽然自己有学好的愿望,苦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还是没有见效。

  (3)行为问题。家庭温暖的缺乏、极其不丰富的课外生活和朋友的缺乏,使案主失去与人沟通的机会,沉迷网络游戏会使他更向往虚拟空间、减少人际交流,使案主容易堕入自我封闭的世界,于是案主愿意在网吧中寻找快乐,从说谎中躲避父母的教育,用旺盛的精力来破坏公共财物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虽然案主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损坏公物,但是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案主在学习上受到了太大的压力,需要发泄,有太过盛的精力需要释放。

  2.(1)收集资料及问题评估。听取老师对案主的印象,收集更详细的资料。

  (2)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工作关系,帮助案主说出面对的主要困难,并与家长交谈,了解家庭全面情况,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同时确立目标,实施计划。

  (3)了解学习情况,树立信心。更全面了解家庭,给案主鼓励。

  (4)鼓励其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帮助他消除与家长的隔阂,主动与家长交流。鼓励案主多交朋友,指导他丰富、充实业余生活。

  (5)帮助他消除表达障碍和顾虑,并进行亲子教育,与家长一起共同学习沟通技巧,与人合作并共享快乐。

  四、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l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参考解析:

  1.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优势、个人的缺失。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她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面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刚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哥哥和小刚每天都是自己做饭。四年级以前小刚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小刚也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作忙的缘故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的学习,只是偶尔问问考试成绩。四年级后小刚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令家人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父母开始留意,后发现原来小刚每天都要去打电脑游戏,有时甚至是旷课去打。发现小刚的劣迹后小刚的父亲痛打了他一顿,并警告说以后不准再去打游戏。刚开始几天小刚的确是乖乖地上学,但没过几天,当他看到很多小朋友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的时候,他的手也开始痒痒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去游戏厅,只是玩的时间少了一些,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偶尔因为贪玩忘记了时间回去晚的时候就会跟父母撒谎说自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被父母再次发现后,父母非常气愤就又打了他,小刚就这样一面看到小朋友都去玩那么好玩的游戏就禁不住诱惑,一面又很害怕父母的暴打。好了一段时间,总是再犯。看到小刚成绩总是提不上来,还老去打游戏,屡教不改,于是小刚的父母便不再管教他了。不给他钱,平时也没好气地同他讲话,天天骂他是“成不了气的家伙、没出息的家伙”。以后父母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店铺生意上,很少回家。小刚也就几乎不上课,整天在外面跑着玩。

  问题:

  1.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这里的“儿童”的含义是什么?

  2.作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这个个案,你将如何帮助小刚?

  参考解析:

  1.(1)儿童社会工作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在当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及自助服务活动。

  (2)“儿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所有儿童;二是指处于困境、得不到正常照顾以及有各种问题的儿童。

  2.(1)要认识儿童是有权利受到全方位的爱护和关怀的。儿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还有很强的心理需要;儿童自身问题的形成并没有成人的那种积淀,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相对较高,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儿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儿童自己。

  (2)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它们是做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保证。

  (3)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对儿童时,要把握好与儿童案主之间的关系。

  (4)儿童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和其他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人士之间的关系。

  3.(1)先深人这个家庭了解该家庭的成员结构和成员关系。

  (2)了解小刚的各个成长阶段的事情。

  (3)了解小刚与同学朋友以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4)试图取得小刚的信任,逐渐了解小刚的心理特点。

  (5)了解学校和社区对小刚的行为的影响。

  (6)通过谈心疏导小刚,让他的游戏情绪淡化。

  (7)建议学校和家长合作,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减少小刚及其他小朋友在营业性游戏厅玩游戏的机会。

  (8)建议家长顺势调整,正确引导,主动给小刚玩游戏的机会,引导他选择有益的游戏。把他从沉迷引向研究游戏的境地。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2015年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复习指导汇总

  20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实务》精选练习汇总

  2015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距离2021年考试还有
2019年考试时间为:6月22、23日
版权声明:如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社会工作者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社会工作者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万题库
下载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