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模拟试题 > 社会工作实务 > 正文

2015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考前权威预测卷(3)

来源:考试吧 2015-06-04 13:05:36 要考试,上考试吧! 社会工作者万题库
考试吧整整理“2015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考前权威预测卷(3)”供考生参考,更多社会工作者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第 1 页:单选题
第 7 页:多选题

  点击查看:2015年初级社工《工作实务》考前权威预测卷汇总

  一、单选题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A.专项救助 B.灾害救助C.社会保险 D.基本生活救助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在我国,从一个个因家庭暴力而受虐妇女的个案中发现,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的致伤、致残和致死案件。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的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的合作,采取综合干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各方的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是(  )。

  A.倡导B.宣传教育C.资源连接D.妇女赋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倡导指的是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捍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倡导的前提是妇女自身存在着实际困难、缺乏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力等问题,因此,倡导的目的就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从微观上而言,倡导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从宏观上来说,倡导就是采取游说、政策建议和运用传媒等方式进行政策建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儿童提供服务时,有时需要重构和代偿给儿童的先天需要是(  )。

  A.爱的需要 B.学习的需要 C.生存的需要 D.游戏的需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除了摄入营养使身体成长以外,还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但在实际生活中,儿童获得的爱会被各种因素所削弱和剥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

  4下列各项不属于优抚医院社会工作中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问题内容的是(  )。

  A.手术或特别治疗之前及之后的心理辅导

  B.增进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建立适当关系

  C.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运用有关的社会资源

  D.对遭遇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服务对象进行危机介入

  参考答案:C

  5丹丹的母亲三年前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父亲不久前为她找了一位继母,但是继母对丹丹并不好,在家经常虐待她。社区社会工作者小刘发现这个情况后将丹丹及时带走并做了妥善安置。该案例中小刘所做的工作属于(  )。

  A.保护性服务B.支持性服务C.常规性服务D.补充性服务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保护性服务是指通过介入外部监督或者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和剥削。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侵害发生的可能,或者制止已经发生的侵害。本题中,社工小刘带走受虐待的丹丹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就属于保护性服务。

  6刘虎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受伤致左脚截肢,因此被迫退伍,后被安排到县残联工作。平时他工作积极认真,但是每当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总会失去耐心而抱怨自己残疾的身体。社会工作者蒋敏决定接受他为服务对象,在沟通中了解到刘虎自受伤退伍后,内心非常自卑,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因此平时在工作中他很少与同事交流,生活中喜欢一个人独处。鉴于这种情况,蒋敏首先应解决刘虎的(  )问题。

  A.身体康复B.工作技能C.沟通技巧D.非理性信念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身份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尤其是由健全人到残疾退役军人,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旧角色认识不清、理解不一,往往造成心理失衡、角色失调、行为失范。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普遍的心态特征,他们往往将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由军队到地方,认为军队和地方都把他们当成了“包袱”,两头不管,普遍“带着情绪在生活”。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和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推进适应角色转变。本题中,鉴于刘虎目前的状况,蒋敏首先应解决其非理性信念问题。

  7老陈今年62岁,他日益感到自己与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网络、电脑等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曾经尝试学习,但是发现自己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学习速度和进展也非常缓慢。老年人出现的这种老化现象属于(  )。

  A.生理的老化B.社会的老化C.年龄的老化D.心理的老化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于老年人而言,心理的老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老陈出现的学习困难现象即属于心理老化的范畴。

  8社会工作者林凡经常鼓励社区的救助对象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此外他还发现和培养了三名骨干去自发地动员其他救助对象主动参与。林凡的主要目标是(  )。

  A.发展壮大社区的社会网络

  B.改善社区救助对象的生活环境

  C.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D.促进救助对象的能力建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会网络,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各种措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救助对象的能力建设,故选D。

  9社会上有不少人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到老”等观念来看待犯罪者,这与矫正社会工作中的(  )价值理念是相违背的。

  A.接纳B.包容C.个别化D.可塑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相信每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社会工作者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达到恢复其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本题中矫正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一些曾对社会和他人造成过伤害的犯罪者,其中有些还是屡犯和惯犯。因此,社会上有许多人是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到老”等观念来看待犯罪者的。但是在矫正社会工作者看来,犯罪者首先是一个人,具有一般人所共有的“可塑性”。如果信奉“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岁看到老”等观念,那么以改变犯罪者思想和行为为目标的矫正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0近年来,高中生实施抢劫、偷盗、伤人甚至杀人的案件屡见不鲜,这类青少年属于(  )。

  A.问题青年B.叛逆青年C.个性青年D.偏激青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除了生理、心理等方面外,文化角度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分成四种类型,也可以作为对青少年行为及其特点的一种分类。第一,正直青年。第二,问题青年。指那些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守纪律、爱游荡、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行为被视为社会问题。第三,文化叛逆青年。第四,政治偏激青年。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实务备考强化指导汇总

  2015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全真冲刺试卷汇总

  2015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高分突破试卷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距离2021年考试还有
2019年考试时间为:6月22、23日
版权声明:如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社会工作者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社会工作者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万题库
下载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