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方明和方华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7岁,方华15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家童装厂(集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尿病、心脏病,后从1984年开始在家吃劳保,每月劳保金74元;后来,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每月356元),直至2003年4月15日在医院过世。母亲在13年前就失踪了,外婆年事已高,无法照顾兄妹俩。社区居委会为兄妹俩办了低保,安装了水电,学校免兄妹俩的学费。但是兄妹两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很弱,家里物品堆放凌乱,散发出阵阵霉味;每个月的低保金不过月半就已花完,靠着邻里的接济过日子;哥哥喜欢上网,经常在网吧流连。两人没有朋友,经常不上学。父亲有一生前好友陈爹爹偶尔会回来看望兄妹俩。
问题:
1.结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要点,请绘制方华的生态系统图。
2.分析方华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结合优势视角理论,提出方华的介入服务过程。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1.
2.通过到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并到方华的家中进行探访,与兄妹进行了面谈,可以了解到如下的情况:
(1)一室一厅的家居凌乱不堪,妹妹蓬头垢面,家里水电设施已年久失修。 (2)兄妹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3)妹妹的社会交往圈子很小,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哥哥几乎没有交谈的对象,而寄托于网络世界。
(4)服务对象每月前半月花完低保金,后半月靠邻居接济和挨饿度日。
(5)对于方氏兄妹的问题,新闻媒体已作报道,一些热心的邻居已经开始关注,对于方华来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父亲生前好友陈爹爹每年过年来看望他们的时候。
社会工作者还跟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到了兄妹俩的整个成长史,初步判断兄妹俩的问题: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正常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经济生活拮据;社会交往贫乏等。主要是由于自幼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缺少必要的社会化环境和教导。
3.通过生态系统图的绘制可以看到服务对象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但是这些不幸的遭遇也正是服务对象坚强面对生活的有效资源,同时,社区居委会、邻居和父亲生前好友都是方华的有力支持。需要挖掘服务对象和周围环境的优势,找到服务对象和周围环境的缺失。充分运用周围和个人的优势资源,来弥补服务对象的缺陷和不足。
[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收到一封求助信。她是玲玲,12岁,目前就读于小学六年级。她在信中写道:“自己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放假。我就想去找同学玩,不想念书。我爸妈把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其实我也明白当中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小林进一步了解发现,玲玲属于高智商低成就,她的学业性向测验的分数很高,但学业成绩低落,居全班40名左右(全班共45人),是典型的学业低成就者。任课老师也经常因为成绩差而数落她,久而久之,连玲玲自己都失去了信心。玲玲的父亲高中毕业,任职于某公司,是轮班制。由于父亲很希望玲玲将来能上大学,替家人争口气,所以很关心玲玲的成绩,对她管教也很严格。但他经常用话语讽刺玲玲,父女关系恶劣。母亲任职于某幼儿园,对玲玲的生活起居照顾很周到,但不知怎样管教和辅导她,对她的要求也没有像她父亲那么高,母女关系良好。
问题:请简要分析玲玲的情况,并以此写出辅导策略。
参考解析:
答题要点
1.服务对象玲玲主要遇到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个人方面:玲玲的情绪不稳定,出现了自卑、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由于学业的挫败,自信心不够,有较严重的乏力之感;学习成绩不佳,她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可能都有问题。
(2)学校方面:老师的数落使玲玲屡屡受挫,学习情绪低落。老师的态度对案主的情绪有很大影响。
(3)家庭方面:父母教育方法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父亲只关心玲玲的成绩,对女儿的困难却不闻不问,而且教育方法不当,经常讽刺玲玲;母亲很关心玲玲,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解决困惑。可见,玲玲的家庭并没有为其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
2.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可以采用如下辅导策:
(1)查阅玲玲的基本资料及过去的学习成绩,并了解其平常的生活及学习状况,进而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与资源。
(2)对玲玲进行个案辅导。让案主了解学业低成就的原因,帮助其找到突破现状的途径。例如,帮助案主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自信心、结交同伴良友,等等。
(3)开展团队辅导。把年级中与玲玲类似情况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分享经验、分享感受,从而达到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效果。此外,也可请高年级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
(4)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合作。在了解玲玲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可代表服务对象与老师商谈,建议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法,通过降低对服务对象的学业要求、改变教学方法或补课等方式,帮助其走出困境。
(5)调动和利用家庭资源。与玲玲的父母联系,请父母合作,并协助他们解决女儿的照顾及教育问题,以期为服务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简答题]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l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参考解析:
1.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优势、个人的缺失。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她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面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简答题]案例:
小明,17岁,某职校学生。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明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明致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明至今没有返校。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明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小明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小明有哪些服务需求?
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工作?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和环境友好权。
本案中截肢后的小明目前的主要需求包括:
(1)康复的需求:由于刚刚截肢,小明需要持续的健康维护,需要配备假肢,需要康复训练,需要必要的药品与器械。
(2)教育的需求:目前小明的教育权被剥夺,虽然学校表示愿意小明重返学校,但因致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小明至今没有返校。
(3)文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小明没有返校,没有交往,不方便参与学校及社区的文化生活。
(4)社会福利的需要:小明需要有人帮助他及家庭了解残疾人的福利政策,需要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5)友好、便利的环境需要:需要家庭环境改善,社区中有无障碍通道,需要校园、社区没有歧视,需要友好和支持。
此外,由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而由于上学难,给小明和家人又带来了心理障碍,对此,小明需要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小明需要帮助疏导情绪、调整认知、学习接纳自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残疾人的教育康复是指学龄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
者可以针对小明开展以下教育康复服务:
(1)对小明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帮助小明认知自己的残疾、认识日常生活的环境、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个案、小组和社区等方法提供专业化重点服务,使小明的身心与环境达成和谐,积极来应对残疾及其残疾的生活状态。
(2)进行“补偿性”功能的损害训练,不仅学习基础性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连接服务资源为小明提供结合身心发展的培训。
(3)在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中,激发小明的主体性,从而达成教育康复、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的“三位一体”。
针对小明父母的服务:
(1)给予家庭照顾者以及家庭成员心理的支持,缓解精神压力,帮助父母防止主线歧视、忽视或过度的呵护和保护的两极不恰当做法。
(2)普及相关的残疾人教育康复的相关知识,提升康复技巧。最后,帮助构建社区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质量。
(3)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和对待已经残疾的小明,改变小明母亲的负罪感,过分自责,以至于对小明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的情况;改变小明父亲认为自己“倒霉”的看法,使他们树立起对小明康复和发展的信一tL,,从而对小明产生一种正面影响。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明和家属的同时,还要促使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并使各种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提示】此题考点涉及残疾人的需要和对残疾人的教育康复。考生要注意从权利的角度评估残疾人的需要,要了解掌握对残疾人教育康复的特定内容,不可以随意做答。
5[简答题]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个人在医疗、就业方面发生了困难,特别是身患重病时,由于治疗费用高,个人无力承担,在就医与个人生活上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困难。其中一些人依靠社会公众捐款解决就医困难。对这些人来说,无钱就医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但是,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却是个社会问题。
问题:试从“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就上述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参考解析:通用过程模式对个人与社会问题关系的关注,意在指出:个人问题不但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性使得许多个人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向题的影响。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等反映和演绎出来,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必须从建立新的医疗保障制度人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阐明这些个人就医困难问题与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关注此类问题,倡导在{扯会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