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简答题] 案例:小林,男生,是某中学初三的学生,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林的生活和学习都疏于关心和照顾,他从小就不爱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笨蛋”几乎成了父母对小林的称呼了。小林的性格也比较怪癖,动不动就乱发脾气,班里的同学都不爱跟他来往,给他起了个外号“小魔鬼”,老师也放弃了对小林的希望,把他看做是班里的个别生,不可救药的学生。小林因此自暴自弃,经常逃课到小区的网吧上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学校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警告他若不改正,则按退学处理。小林的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林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运用标签理论分析小林现在的表现。
2.请依据标签理论制订合适的帮助计划。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标签理论认为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被定义的。不同的社会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罪错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教师、父母、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加于他们的负面影响。
偏差有两种: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来自权威人士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
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在本案例中,小林一开始的不愿意学习,进而学习成绩差,父母就予以“笨蛋”的标签,老师给予“差生”“无可救药”的标签,小林性格上的怪癖被同伴贴上“小魔鬼”的标签,这些标签将小林推上了标签标注的生涯——我就是笨蛋、魔鬼、差生,由此自暴自弃,放弃自己。
2.依据标签理论制订如下帮助计划:
(1)运用去标签化的方法,重新定义服务对象。与小林会谈,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资源;与小林父母会谈,调整认知,认识到“笨蛋”标签给小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重新认识孩子,帮助父母挖掘小林的资源与优势,帮助父母相信孩子的资源与优势;与老师会谈,调整认知,认识到老师的放弃和无声标签给小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重新认识小林,帮助老师挖掘小林的资源与优势,帮助老师相信孩子的资源与优势;利用班会设计小组活动,帮助同学发觉小林优点,连接支持资源,帮助小林融入班集体。
(2)通过个案辅导,与小林本人沟通,多角度获取小林的情况,了解他乱发脾气的原因,对他进行情绪辅导,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冲动而暴躁;帮助小林矫正行为,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不再去网吧。
(3)教授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亲子沟通,了解他们对小林成长过程的看法,让他们明白小林希望与父母多接触多互动的愿望,让他们多关注小林的成长,多与小林沟通,促进小林与父母的关系。
(4)并与老师共同制订方案,协助小林恢复正常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成绩。
(5)与有关社区和治安部门进行联系,严格管理辖区内的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改变社区环境。
【提示】此题考点是标签理论,对于青少年来说,标签理论非常重要。回答此问题,需要考生首先阐述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案例以标签理论的理论视角分析评估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帮助计划的部分一定要有“去标签化”的介入。
8[简答题] 案例:在社区居民需求调查中,社会工作者黄燕发现很多居民都有亲子关系方面的困扰,特别是刚刚开始进入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家长困扰更大,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而来自青少年的反馈是抱怨学校学习压力大,每天功课多,一天要十几个小时坐在桌前读书写字,抱怨老师和父母剥夺了自己自由玩耍的时间。针对这一情况,黄燕准备开展一次历奇亲子辅导的服务项目。
问题:
1.请简要阐述历奇辅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请设计为期两天的亲子历奇辅导方案。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历奇辅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历奇辅导是通过将青少年放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让他们跳出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区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总结经验,让青少年得到成就感,并能将成功的经验转化为未来生活的参照。
历奇辅导的定义包括四个元素: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
历奇辅导有四个训练模式:
(1)“历奇波浪”:主要是活动讲解、过程和解说。
(2)“野外挑战”:着重个人与大自然的挑战。
(3)“情感反思”:指学员内在反思。
(4)“多元创意”:包括利用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多种方法带出重点。
历奇辅导鼓励个人在经历体验中构建自己“有用”的指示和信息。个人只有通过对知识赋予一定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历奇辅导通过经历引发反思,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促进分享与交流,对个人自我认识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亲子历奇辅导方案
(1)目的目标:通过徒步穿越、拓展训练、绳结学习、野炊、篝火晚会、露营、夜间巡逻、钓鱼等充满挑战的历奇活动,让青少年体验坚持和勇气,磨炼坚强的意志,锻炼优秀的品质。改善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具体目标:丰富青少年生活体验;促进家庭(亲子)关系;锻炼意志,提升青少年抗逆力;提升青少年沟通与合作意识与能力。
(2)活动方案.
(3)组员要求:以家庭为单位报名,每个家庭3人,包括父母及一位10—13岁的孩子,依据报名人数确定活动小组数量,每个小组8个家庭,共24人。
【提示】此题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历奇辅导方法的掌握和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设计历奇辅导方案最重要的元素是“新”(新信息刺激,没有看过、做过的事情)、“动”(身体全方位参与)、“险”(离开安适区,进入冒险区,经历适度的险境,挑战自我)。
9[简答题] 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路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参考解析:
1.小路面临的主要困境
(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
(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辅导策
(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小路的义务和责任。
(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
(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
(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10[简答题]作为癌症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你深深体会到病患者的压力与痛苦。最近,你发现医院白血病患儿很多,且他们的父母都深受孩子病痛的影响,医院希望社会工作部将他们连接起来,使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境遇。
问题:
作为医院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小组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身患重病的孩子时,共同遭遇的困境:
(1)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在如何护理孩子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2)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孩子的病情。
(3)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有些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用。
(4)很多患儿的父母都缺乏有效的支持与互助体系。
2.基于以上几点,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在面对困难境遇时,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同需要:
(1)增加对白血病的认识与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护理孩子。
(2)寻求社会资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使孩子得到更长效的治疗。
(3)舒缓情绪压力,建立患儿父母间的支持与互助。
3.方案设计为实现目标,社会工作者将以小组工作的形式为白血病患儿的父母提供服务,具体小组工作方案如下:
(1)小组名称:感恩的心——告诉苍天我不认输
(2)小组目标:总目标:协助白血病患儿父母舒缓情绪压力,增强他们遭遇困境时的应对能力,建立彼此间的互助与支持体系。具体目标:聘请专业人士讲解病理知识,增强患儿父母护理能力;举办义拍义卖,筹集爱心捐款,切实减轻患儿父母的经济压力;通过小组形式帮助成员表达情感,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并促使患儿父母间建立起长效的支持、互助体系。
(3)小组成员招募方式:在医院自血病病区范围张贴海报,以自愿和医院推荐结合的方式招募。
(4)小组计划设计:第一节:缘来有你;第二节:有你有我;第三节:我要学习;第四节:我不认输;第五节:感恩心情;第六节:珍重再见。
(5)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6)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分析与方案策划题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前者以案例形式出现,更为形象、具体,考生能根据题目内容推知案主的需求与问题,并能够给予有针对性的答复。而方案策划题则较为抽象,需要考生对某区域某类现象或某类群体的情况及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想象与推理,而这种想象又来源于考生的自我生活经验及知识的积累,然后再根据此想象设计服务方案。服务方案要素包括三大类:服务对象问题的确定、服务对象需求的评估、介入手段的具体内容(形式、性质、方法、评估方式等)。
11[简答题]案例:
旭日东升社区位于某市的郊区,居民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活压力,每天都要外出打工赚钱,因此无暇顾及、关心子女的学习与成长。该小区中大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念书。由于他们年龄还偏小,没有什么工作技能,因此在社区内无所事事,平时还常常聚在一起惹是生非,破坏小区的公物,敲诈小区内年幼的孩子,甚至还与邻近小区的青年打架闹事,让居民很是头疼。
问题:
假如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这群青年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问题与需求评估
(1)青少年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而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矫正。
(2)青少年的父母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因忙于生计而对子女缺乏必要的管教和帮助,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调整认知;父母教育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技巧,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学习训练。
(3)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青少年都选择不再继续读书,但又因为缺乏职业技能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小区内无所事事,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获得职业信息,开展职业训练。
(4-)因缺乏家庭与学校的管教,这群青少年成为了彼此的精神依托,因此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他们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也导致一些不良群体的影响使他们在社区内滋生事端,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引导走向正途。
2.目的与目标设定
(1)服务目的:协助社区内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服务目标:消除青少年在社区内的偏差行为;帮助家长促进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龄青少年重返学校读书;帮助适龄青少年学习职业技能为找工作做好准备;消除社区安全隐患,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
3.介入策
(1)直接介入:开展社会工作小组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同辈支持与情绪控制的技巧,帮助他们了解偏差行为的后果,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小组过程中发现有特殊需要的个案,进行个案辅导与跟进;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连接就业资源帮助有需要的青少年就业;组织社区青少年志愿者小组,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在服务他人中培养社会关怀和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并提升自我效能感;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间接介入:为社区家长提供亲子教育方面的讲座,提升家长对子女管教的关注度和技能;与学校沟通,帮助学龄青少年重返学校就学;向有关部门进行倡导,增加社区服务资源。
3.介入实施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依据服务对象的转变和需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在与行动系统合作中把握方向;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做好危机防御。
4.结果评估
通过基线测量、任务完成、行为量表、家长与青少年满意程度调查等方法进行服务效果评估。
【提示】此题考点是社区层面青少年服务方案的设计,涉及如何评估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设定服务目的与目标、选择具体的介入策、介入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评估方法等。这一系列的工作要有纵向的契合度,即依据需求设定服务目的与目标,依据目标选择介入策,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掌握了这个程序和原则,可以设计任何服务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