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模拟试题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 正文

2016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真模拟卷(2)

来源:考试吧 2016-04-20 14:42:14 要考试,上考试吧! 社会工作者万题库
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6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真模拟卷”,更多社会工作者考试复习指导信息,请微信搜索“566社会工作者”,或访问考试吧社会工作者网!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压力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对于那些遭遇不幸者来说,心理和精神压力直接威胁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即使是成功人士,由于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可能会形成对他们的沉重心理压力,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亚健康状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另外,对于那些有较严重精神疾患的人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和治疗。

  2.【答案】C

  【解析】社会学家默顿指出,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负功能是指所产生的负面的、消极的作用。

  3.【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这样,被人们认识到的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就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无论如何,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4.【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服务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

  5.【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其能够自立或自我发展。

  6.【答案】C

  【解析】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准备了条件。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并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前身。

  7.【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在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困境、协助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的人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8.【答案】D

  【解析】专业价值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终极目标关注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的安排以及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工具性目标是通过专业行动实现的具体事物目标。

  9.【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个别化和不批判的原则,由于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是与人有关的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充分理解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这些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力图实现自我决定的原则,不应直接或间接地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任何决定与服务。

  10.【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价值观包括:①服务大众;②践行社会公正;③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④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⑤待人真诚和守信;⑥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其中,服务大众是指,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服务社会中有需要的困难人群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11.【答案】D

  【解析】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交给下属的过程。授权的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授权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

  12.【答案】A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13.【答案】B

  【解析】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间接需要是指那些比较概括的、抽象的需要,常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来,如由于环境的刺激,产生了当一个科学家的愿望。直接需要是指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产生出的一系列具体的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上大学的需要等。

  14.【答案】C

  【解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其中,行为适应性标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带来不适,则被认为行为产生偏差。

  15.【答案】A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

  16.【答案】A

  【解析】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呵以把它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先天本能加上后天学习的结果。

  17.【答案】C

  【解析】比较法以现存非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这些资料可归入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类,前者指对某些事件的第一手记录,如日记、会议记录、目击证词等;后者是依赖于初级资料对过去现象的描述,如新闻评论。

  18.【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所生活的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形态和角色扮演;中介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情境间发生的关联及其历程;外在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联情境,并在同一个间接的外在情境中发生联系;宏观系统指的是各个系统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民族团体中发生关联。

  19.【答案】B

  【解析】增强权能社会工作反对传统社会工作扮演施恩者的角色,增强权能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上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受助人自决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20.【答案】D

  【解析】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21.【答案】D

  【解析】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三个:①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②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③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在社会中有效行动。

  22.【答案】C

  【解析】米纽秦具体总结了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包括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等,其中,三角缠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

  23.【答案】D

  【解析】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的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有可能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对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

  24.【答案】B

  【解析】个案工作采用的方法是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对一的各种活动和交流,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实施各种必要的帮助活动。

  25.【答案】B

  【解析】以人群论,贫困者、老人、病人、失业者、新移民、大学生等都可以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以问题或需要论,工作压力、家庭暴力、自我发展、服务机构管理等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问题;以视角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议题也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问题。

  26.【答案】B

  【解析】如果将服务的焦点集中在个案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方面,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服务对象参与;②服务评估;③服务协调;④资源整合;⑤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⑥评估与监督。其中,专业合作是指个案管理,是一种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团队工作方式。团队中可能包括医生、护士、职业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士,这种多专业合作是为了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全人”服务。

  27.【答案】C

  【解析】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危机发生;②危机应对;③解决危机;④恢复期。其中,危机应对是指在危机出现后,服务对象就会寻找其他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

  28.【答案】B

  【解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包括: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其中,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即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

  29.【答案】B

  【解析】发展模式又称为过程模式或发展性小组模式,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主要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30.【答案】C

  【解析】一个小组到底以多少人为佳,学者们一直有争论,但多数意见同意在3~50人之间。不同规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讨论,8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而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的小组规模则可稍大些。不过,超过25人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性将明显降低。

  31.【答案】C

  【解析】小组工作的后期是小组的成熟阶段,标志着小组进入了良性的成熟阶段。小组的关系结构在此阶段稳定,小组活动运作状态良好,组员之间更愿意了解和被了解,更愿意接纳他人,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肯定,提出的建议或计划也更加现实。

  32.【答案】B

  【解析】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性机会,在逆境中发展自己潜能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成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33.【答案】A

  【解析】在小组工作的后期即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34.【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35.【答案】B

  【解析】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捐助(做善事)的原因是为了自己获利。有些企业的捐款动机并非是为了增加短期获利或是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是为了增加长期获利,仍以能使自己获利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支持社区工作,可以间接造福在当地分公司的员工,使工作环境变得更好,促使员工满意度增加。这属于企业捐款动机中的自我利益动机。

  36.【答案】A

  【解析】社区工作者与招募对象接触的时候,可以从个人利益、问题利益、组织吸引力三个方面去吸引居民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个人利益是指参加社区团体和组织为个人所带来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利益。问题利益是指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对改善和解决具体的社区问题有所帮助。组织吸引力是指社区团体和组织利用自身的特点为优势来吸引居民参与。

  37.【答案】C

  【解析】社会控制功能主要指通过制订和切实有效地执行规章与公约,确保社区居民遵循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也可以通过社区来实现其社会控制的功能。

  38.【答案】A

  【解析】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有“需要”才开始,关于需要的类型,英国学者布赖德肖归纳总结出四种类型:规范性需要、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

  39.【答案】D

  【解析】危机及问题成员的处理:①扮演矛盾缓和者的角色,在适当的时机介入,避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对事不对人;②协助团体和组织重新界定其功能,也可以向团体和组织建议一些未考虑到的发展方向、功能或活动;③与成员分享团体和组织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④与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团体和组织有需要时更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中肯的批评;⑤协助团体和组织在社区中继续发掘新动力和新启示。

  40.【答案】B

  【解析】社区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社区的地理环境;②社区内的人口状况;③社区内的资源;④社区内的权力结构;⑤社区的文化特色。

  41.【答案】A

  【解析】方案安排阶段之后应进入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阶段。策划者可选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这个模型有六个筛选标准:①效率;②效果;③可行性;④重要性;⑤公平;⑥附加结果。

  42.【答案】A

  【解析】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其中,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

  43.【答案】D、

  【解析】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领导是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但领导的实际任务会因管理者在机构中的职位(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44.【答案】A

  【解析】从组织分化的方向来看,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一般结构类型和团队结构类型。

  45.【答案】A

  【解析】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组织方式,组织由上而下分成若干层级,各层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权责相符,层级间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直线式的职权是赋予主管指挥其下属的权力,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指挥关系,主管在其所属的范围内,具有绝对的指挥权,各级部署都必须绝对服从其主管,而主管也承担有关活动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责任。

  46.【答案】A

  【解析】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包括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建立基层联系网,加强邻里问的沟通,实现邻里关系的改善。

  47.【答案】A

  【解析】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以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等。反社会行为是指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

  48.【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①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②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③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④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⑤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机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

  49.【答案】A

  【解析】实证主义方法论产生于l9世纪30~40年代,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产生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

  50.【答案】B

  【解析】志愿者督导是社会服务机构中的行政专务人员指导、协调、增强和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过程。志愿者督导的最终目标是在遵循机构的政策和行政规范的情况下,向接受志愿者服务的服务对象尽可能提供质量最佳的服务。

  51.【答案】D

  【解析】督导历程结束时,督导应总结督导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讨论过的事情,并综述被督导者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回顾被督导者的长处和弱点,帮助被督导者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强自我改进。

  52.【答案】D

  【解析】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①改善实务过程;②完善策略模式;③发展专业理论;④协助社会工作者增能;⑤优化社会环境。其中,改善实务过程即社会工作研究可以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发现其原因机制,把握其可控原因。

  S3.【答案】D

  【解析】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组和控制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三对因素。

  54.【答案】B

  【解析】反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

  55.【答案】C

  【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融人被观察群体,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前者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场境,被视为自己人,从内部进行感受;后者是观察者持旁观者身份,收集一般信息。

  56.【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方法论否认存在是客观的事实,认为人们观察到的东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会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实”。

  57.【答案】C

  【解析】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行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的实践能力。行动研究有“对行动进行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和“由行动者研究”等多重含义。

  58.【答案】D

  【解析】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是指社区工作者在推行工作时所需要遵守的规则,也是判别何为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所依据的标准。

  59.【答案】A

  【解析】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它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救助是政府对其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基本的保护,所以,它往往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

  60.【答案】D

  【解析】社会服务机构每年都要进行核数工作,然后将已核实的财政报告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以机构的年报出版,或者在机构的网页上公布。一般而言,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会聘用独立的会计或寻找义务的核数师核定机构每年的财政报告,以便对机构的财政进行监察,避免出现欺诈或假公济私的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

  61.【答案】ADE

  【解析】助人活动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助人目标,这些活动形式包括思想开导、搀扶身体、适当的赞扬、精神鼓励、物质帮助等。

  62.【答案】ABCE

  【解析】社会工作者以向困难人群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业,这是他的本职工作。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而志愿者可以不受任何专门训练。社会工作者有专业守则,而志愿者可能只有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工作者要接受行业组织的考核与监督,志愿者只要履行了服务责任即可。

  63.【答案】ABC

  【解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确立需要考虑具体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与实践相结合。

  64.【答案】ADE

  【解析】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①对服务对象的接纳;②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③注重个别化原则;④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⑤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65.【答案】ABC

  【解析】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皮亚杰认为个体主要是运用组织、同化和顺应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

  66.【答案】ACD

  【解析】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主要有:①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②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③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④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67.【答案l ABCE

  【解析】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①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②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发生影响;③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④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68.【答案l CDE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时,应坚持实施和贯彻以下的工作原则:①开放性的互动;②平等性的互动;③“面对面”的互动。

  69.【答案l ABCE

  【解析】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即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①反映感受,即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②角色扮演,即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③冒险,即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④识别,即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70.【答案l ADE

  【解析】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其中,管理者即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资源筹措者即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人员,向他们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政策影响者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社会政策,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减缓社会问题。

  71.【答案】CDE

  【解析】公信力评估的内容包括:①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②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及宗旨保持一致;③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④规范的治理结构。

  72.【答案】ABCD

  【解析】社区工作的对象是社区,而不是社区居民中的弱势群体。

  73.【答案】AC

  【解析】就内容而言,社会工作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本体知识研究。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研究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部分研究。

  74.【答案】ABCD

  【解析】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①重演;②集中焦点;③感觉震撼;④划清界限;⑤打破平衡;⑥动方式;⑦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⑧似是而非;⑨强调优点。

  75.【答案】ABD

  【解析】社会服务机构集多方资源、为社会服务的特点要求它必须在诸多方面作出交代。这些交代包括财政交代、政治交代、专业交代、服务交代、行政交代。

  76.【答案】BCDE

  【解析】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社会和自然受同样原则支配,社会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都是纯客观的,他们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可重复的规律;②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力量引起的,人类行为、社会变化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是可以被感知、概括和客观计量的,只有能被直接观察并可进行客观测量的因素才能形成人们可接受的资料;③社会研究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或规律是什么,而不是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或必须是什么;④自然科学方法适合于社会研究,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将社会现象作为研究起点,重视社会现象的概括归纳,努力寻求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其假设,从而发现其一般性、普遍性或规律性;⑤强调价值中立,研究中不作价值判断,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⑥强调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和改造。

  77.【答案】AB

  【解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差异表现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和理论的关系、研究策略不同、资料特性不同、结果范围不同。

  78.【答案】ABCD

  【解析】团体督导的技巧包括:①督导者须熟悉团体成员的姓名、性格,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②督导者须事先早有准备,但讨论时宜富有弹性地加以修正;③督导者应敏锐地察觉团体成员的潜在感受,并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引导;④督导者必须能引导团体成员集中注意力和向心力;⑤督导者须尽量促使团体成员,能自动自发和自由自在的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⑥督导者对“社会感情型”(感性)和“问题解决型”(理性)的成员所表现的观点,善加引导与应对;⑦督导者应在讨论的每个段落作“段落结论”,并在结束时提出清晰和具体的归纳及结论,以便被督导者能够领悟和方便实施。79.【答案】ACE

  【解析】定量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即:必要性、创造性、可行性。

  80.【答案】 BC

  【解析】团体督导讨论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每个被督导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过程上遭遇的困难和障碍,每次由小组中的一或两人提供书面或口头记录或讨论要项。督导者和小组人员事先或当时详尽阅读或听取有关信息,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注"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备考信息等!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推荐:

  2016中级社工《工作实务》考前必做习题汇总

  2016中级社工《工作实务》基础过关习题汇总

  备考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 切记“六不要”策略

  2016社工考试经验: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技巧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距离2021年考试还有
2019年考试时间为:6月22、23日
版权声明:如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社会工作者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社会工作者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万题库
下载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