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走访中发现,许多中小学生的父母平时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但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孩子觉得很委屈,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了以“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儿童小组活动。活动进行几节之后,社会工作者发现成效甚微,决定将原来仅为儿童开展的小组工作调整为父母与子女双方都需要参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小组目标更改为增强父母聆听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子女表达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增进双方理解,改善亲子关系等。
问题:
1.与原“有效沟通”儿童小组计划相比,调整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有哪些优点?
2.结合案例完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主题内容的设计(将表中字母序号写在答题卡上,并作答)。 家长组 子女组
互相认识、订立目标 互相认识、订立目标
A: 学会积极表达
我眼中的孩子 B:
续表 家长组 子女组
跨组训练:知己知彼 C:
D: 应对批评
E: 自我肯定
反思与分享 反思与分享
参考解析:
1.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优点有:
(1)父母参与的中介角色对子女学习各种技巧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服务参与可促使父母成为培训者,由于父母清楚了解小组的内容,在子女学习上,他们可以发挥提醒和鼓励的作用,并且协助子女在家完成小组“布置”的实践练习。
(2)由于双方都参与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活动,从中会让子女感受到改变不是单向的,也并不是只有子女沟通方式不足才造成亲子关系不良。父母也愿意努力学习改善关系,而彼此在服务活动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都会成为对方的鼓励,从而增强亲子双方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3)通过参加亲子平行小组活动,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得到很大改善。父母通过参加亲子平行小组,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也开始重新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2.结合案例完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主题内容的设计,如下:
A:学会积极聆听
B:我眼中的父母
C:跨组训练:知己知彼
D:管理不良情绪,学习正确的批评方式
E:发现和肯定(孩子的)闪光点
2 [简答题]
冯某,男,1969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因冯某从小体弱多病,直到15岁父母还带着他四处求医。在成长的过程中,冯某不仅有父母的呵护,而且姐姐们也对他很照顾。冯某身体状况好转后,被安置到其父亲所在的工厂工作。后因工厂倒闭,冯某失业,此后冯某的工作一直不稳定。期间,两个姐姐相继成婚。冯某一直和父母居住在一起,33岁时娶了一个外地媳妇,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结婚第三年生了儿子小涛,小涛四岁时二人离婚。离婚时,考虑到女方系外来妹,没有固定工作,冯家没有要求女方承担任何抚养费用。冯某的儿子小涛,初中时成绩不错,理科成绩较好,但文科相对较弱,特别是英语。小涛还喜欢球类运动,多次参加体育比赛。中考时,小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小涛成绩下滑。小涛和祖父有较大冲突。祖父常抱怨孙子不听话,学习不用功,还打扰他休息。小涛和奶奶关系最好,奶奶经常偷偷塞给小涛零用钱。为此祖父经常责备奶奶。冯某经常因为房子过户的事情和小涛抚养费的事情和父母闹矛盾,冯某的父母因无法继续和他生活,又给冯某买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但是房产证上只有冯某父亲和冯某儿子小涛的名字,没有冯某的名字。为此冯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张,有时还会正面冲突。
问题:
1.针对上面的案例,请画出冯某的家庭结构生态图。
2.上述案例中,冯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假如你是家庭社会工作者,针对冯某的案例,可以提出怎样的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1.针对上面的案例,冯某的家庭结构生态图如下:
2.上述案例中,冯某面对的主要问题有:
(1)家庭界限不清,不能适应家庭成长周期的变化。亲子次系统存在着跨代联结、纠缠、疏离等现象。由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在子女独立家庭阶段、调整阶段甚至老年人家庭阶段,父母与子女纠缠性的家庭互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变化。虽然服务对象冯某早已步人中年,但由于和家人之间长期代际界限不清晰,彼此过分卷人,使其一直以来没有获得独立性发展的机会,所以冯某会因为房子的过户、孩子抚养费用等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
(2)惯有的互动模式的僵化,家庭系统整体功能失调。当家庭在发展阶段面临更大的压力时,家庭所呈现的表面的或潜在的冲突,是因为家庭惯用的处理方式缺乏弹性,由于不能做出适应性改变,家庭系统无形中强化了不良症状的持续并维持了功能失调的状态。冯某的家庭互动存在问题,而家庭成员却以吵闹、回避等方式解决,导致家庭矛盾更加激化。
(3)解决冲突的行为方式缺乏,家庭系统陷入问题困境。在冯某的家庭中,父母处理
问题的方式不一致,例如对待孙子的教育问题上截然不同。冯某父亲表面上看来具有权
威,而母亲却以回避的方式掩饰冲突。
3.针对冯某的案例,可以采用的介入策略有:
(1)改变家庭僵化的结构,促进家人间的有效沟通,协助冯某与父母对以往的问题重新梳理,彼此重新接纳,改善冯某与父母的关系。改善祖父与小涛的相处模式,促进彼此交流。
(2)协助冯某建立起有效的亲子系统,发展胜任父亲角色的能力,改变目前与儿子的关系。
(3)形成家庭支持系统,可以邀请冯某的姐姐促成家庭的支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4)寻求社区资源,帮助冯某解决生存问题、工作问题以及其他现实困难。
3 [简答题]
冯某,男,1969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因冯某从小体弱多病,直到15岁父母还带着他四处求医。在成长的过程中,冯某不仅有父母的呵护,而且姐姐们也对他很照顾。冯某身体状况好转后,被安置到其父亲所在的工厂工作。后因工厂倒闭,冯某失业,此后冯某的工作一直不稳定。期间,两个姐姐相继成婚。冯某一直和父母居住在一起,33岁时娶了一个外地媳妇,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结婚第三年生了儿子小涛,小涛四岁时二人离婚。离婚时,考虑到女方系外来妹,没有固定工作,冯家没有要求女方承担任何抚养费用。冯某的儿子小涛,初中时成绩不错,理科成绩较好,但文科相对较弱,特别是英语。小涛还喜欢球类运动,多次参加体育比赛。中考时,小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小涛成绩下滑。小涛和祖父有较大冲突。祖父常抱怨孙子不听话,学习不用功,还打扰他休息。小涛和奶奶关系最好,奶奶经常偷偷塞给小涛零用钱。为此祖父经常责备奶奶。冯某经常因为房子过户的事情和小涛抚养费的事情和父母闹矛盾,冯某的父母因无法继续和他生活,又给冯某买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但是房产证上只有冯某父亲和冯某儿子小涛的名字,没有冯某的名字。为此冯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张,有时还会正面冲突。
问题:
1.针对上面的案例,请画出冯某的家庭结构生态图。
2.上述案例中,冯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假如你是家庭社会工作者,针对冯某的案例,可以提出怎样的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1.针对上面的案例,冯某的家庭结构生态图如下:
2.上述案例中,冯某面对的主要问题有:
(1)家庭界限不清,不能适应家庭成长周期的变化。亲子次系统存在着跨代联结、纠缠、疏离等现象。由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在子女独立家庭阶段、调整阶段甚至老年人家庭阶段,父母与子女纠缠性的家庭互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变化。虽然服务对象冯某早已步人中年,但由于和家人之间长期代际界限不清晰,彼此过分卷人,使其一直以来没有获得独立性发展的机会,所以冯某会因为房子的过户、孩子抚养费用等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
(2)惯有的互动模式的僵化,家庭系统整体功能失调。当家庭在发展阶段面临更大的压力时,家庭所呈现的表面的或潜在的冲突,是因为家庭惯用的处理方式缺乏弹性,由于不能做出适应性改变,家庭系统无形中强化了不良症状的持续并维持了功能失调的状态。冯某的家庭互动存在问题,而家庭成员却以吵闹、回避等方式解决,导致家庭矛盾更加激化。
(3)解决冲突的行为方式缺乏,家庭系统陷入问题困境。在冯某的家庭中,父母处理
问题的方式不一致,例如对待孙子的教育问题上截然不同。冯某父亲表面上看来具有权
威,而母亲却以回避的方式掩饰冲突。
3.针对冯某的案例,可以采用的介入策略有:
(1)改变家庭僵化的结构,促进家人间的有效沟通,协助冯某与父母对以往的问题重新梳理,彼此重新接纳,改善冯某与父母的关系。改善祖父与小涛的相处模式,促进彼此交流。
(2)协助冯某建立起有效的亲子系统,发展胜任父亲角色的能力,改变目前与儿子的关系。
(3)形成家庭支持系统,可以邀请冯某的姐姐促成家庭的支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4)寻求社区资源,帮助冯某解决生存问题、工作问题以及其他现实困难。
关注"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备考信息等!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
相关推荐:
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汇总※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