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1)案主,男,14岁。现就读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初中预备班(9)班,特别爱好体育,曾经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上得过奖。四年以前由于母亲有外遇,父母离婚,案主由父亲抚养。父亲从事运输行业,早出晚归,案主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没人辅导、心事无人倾诉。于是,结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朋友,常常晚回家,学习成绩不及格,常常违反校纪校规,如损坏公物、扰乱上课秩序等,有时还出入网吧。去年有了继母,继母43岁,曾从事宾馆服务行业,自己有一个比案主大2岁的男孩,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很重视,目前为了帮助案主复习功课,辞职在家。但是,案主觉得,继母是外人,常常有抵触情绪,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真实的想法,在继母的眼里,他是没有主见、经常犯错误的孩子。父亲觉得这孩子是可以教好的,只是苦于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只得求助于社会工作站。
问题:1.请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打算如何对该案主进行个案辅导?
答案:
解析:答题要点 :
1.(1)性格问题。父亲早出晚归,没有交流的机会。案主失去了母爱和关心, 形成了较内向、不懂交流、不愿沟通的性格。加上与继母有隔阂,没有平等的家庭沟通。再者与学校朋辈或师生感情交流缺乏,使案主非常内向甚至封闭自己,说话很少。
(2)学习问题。由于家庭的变故,失去了帮助的资源,而此时又没有能力自助,于是恶性循环,使案主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
(3)行为问题。家庭温暖的缺乏、极其不丰富的课外生活和朋友的缺乏, 使案主失去与人沟通的机会,沉迷网络游戏会使他更向往虚拟空间、减少人际交流,使案主容易堕入自我封闭的世界,于是案主愿意在网吧中寻找快乐,从说谎中躲避父母的教育,用旺盛的精力来破坏公共财物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虽然案主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损坏公物,但是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案主在学习上受到了太大的压力,需要发泄,有太过盛的精力需要释放。
2.(1)收集资料及问题评估。听取老师对案主的印象,收集更详细的资料。
(2)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工作关系,帮助案主说出面对的主要困难,并与家长交谈,了解家庭全面情况,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同时确立目标,实施计划。
(3) 了解学习情况,树立信心。更全面了解家庭,给案主鼓励。
(4)鼓励其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帮助他消除与家长的隔阂.主动与家长交流。鼓励案主多交朋友,指导他丰富、充实业余生活。
(5)帮助他消除表达障碍和顾虑,并进行亲职教育,与家长一起共同学习沟通技巧,与人合作并共享快乐。
(2)
炜炜,今年11岁,家境殷实。一年多来,其父母终日忙于生意而忽略了对他的关爱和教育, 炜炜每天接触最多的要数家里的保姆小云阿姨。小云阿姨虽对炜炜的生活起居照料得无微不至,却很少与他进行交谈,向来活泼开朗的炜炜近阶段开始疏离父母并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如您是上述案例的社工,为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收集资料以促进工作有效开展。请介绍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选择“ 问卷”法设计几个问题。
答案:
解析: 答题要点 :
1.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
(4)家访。
(5)利用已有资料。
2.问卷设计的问题可以是结构性问题,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服务对象,可设计这样几题 :
(1)你与爸爸妈妈一周大约能见面几次?()一周不到1次()一周1次~2次( )一周3次。4次()一周5次~7次
(2)请你说出三件对爸爸妈妈不满意的事情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最近你不太爱理睬爸爸,因为_____________。
(3)
张某为四年级的一名男生,l3岁,湖北人。张某自小跟奶奶在老家生活,父母在上海打工,张某于去年9月来到上海一所简易小学读书。学习成绩较差,与社会不良分子接触,并诱拐同班同学逃课,打游戏机,产生厌学情绪。学校考虑到其行为和影响,打算将其开除。班主任从责任心和爱心角度出发,将其转介给学校社工。
问题:1.对张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如何对张某进行治疗?
答案:
解析: 答题要点 :
1.张某的问题的形成原因包括 :
(1)父母疏于管教 :张某自小在老家生活,与父母关系生疏,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张某养成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习性。
(2)环境影响 :学校附近有几家游戏机房,一些不良分子也经常在学校附近游荡,张某自控性弱,意志不坚,易受诱惑。
(3)学业差 :张某学习基础差,其行为又受到学校惩罚,张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不想上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学校社工运用系统理论,从学校、家庭、个人三方面共同介入.全方位协助张某解决问题 :
(1)在辅导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用个案工作的技巧对张某咨询,使张某得到心理支持和被关注感。
(2)运用行为治疗法与老师配合做好校内工作,在学业上降低对张某的要求,对张某在校进步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张某的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张某对学习、学校的兴趣。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传输正确的管教子女方法,让张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殷切希望,从而转移张某对外界引诱的注意。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也可获得社工证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