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7 页:多项选择题 |
二、多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社会政策目标之一是满足民生需要,中国的民生问题包括()。
A.保护人权
B.解决社会问题
C.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D.社会环境友好的需要
E.健康的需要
解析:中国的民生问题包括:(1)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2)就业的需要;(3)健康的需要;(4)教育和发展的需要;(5)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6)社会环境友好的需要;(7)其他方面的需要。
62、政府调动资源方式主要包括()。
A.征税
B.私人募捐
C.征收社会保险费
D.专项收费
E.发动与利用志愿者服务
【ACDE】解析;私人募捐不是政府调动资源的方式。其余方式政府都较常用。
6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所涉及的"家庭成员收入"()。
A.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
B.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C.是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
D.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
E.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补助
【BC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低保的对象。
64、法律援助案件的相关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A.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向受援人收取财物
B.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C.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D.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E.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
【BCDE】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法律援助的实施。
65、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内容不包括()。
A.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B.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C.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D.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E.责令适龄的流浪乞讨人员接受义务教育
【DE】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内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进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综上,D和E项不符。
66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残疾人劳动权益行为?()
A.拒绝接收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
B.残疾职工所在单位,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应其特点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C.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没有确定一定数聘用于残疾人
D.仅仅因为残疾而拒绝雇用有相应劳动能力的人为雇员
E.企业或机构拒绝雇用17 岁的残疾人作为雇员
【ABC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第13 5页(三)劳动权:3残疾人就业保护。
67.女方在以下哪些情况下,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A.在终止妊辰六个月内
B.心理出现问题
C.出现重大疾病
D.在怀孕期闻
E.在分娩后一年内
【ADE】解析:离婚时对女方的特殊保护有三种情况: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68.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为()。
A.无子女
B.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C.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D.年满30 周岁
E.有配偶的收养者须夫妻共同收养
【ABCDE】解析:按照收养法,ABCDE 都符合。
69 、甲1 99 1 年离家出走,杳无音讯。19 9 5 年其妻乙向人民法院申请甲宣告死亡,19 9 6 年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甲死亡,其房屋三间被其妻乙和其子丙继承。19 9 7年,妻乙带产改嫁,同年,乙又与后夫离婚。甲离家出走后,南下深圳,19 9 8 年因福利彩票中奖2 0万元。甲用该款购买股票,同年获利20 0 万元。19 9 8年11 月甲因饮酒过量心脏病发作死亡。经查,甲于1 99 7 年与丁在教堂举行了婚礼(但未办理婚姻登记),并生子戊。问甲的2 00 万元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是()。
A.乙B.丙C.丁D.戊E.丙妻
【BD】解析:在甲死亡时,乙和丁都不是其合法配偶,不能参与甲的遗产继承。而丙是甲的婚生子,戊是甲的非婚生子,法律规定,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因此应选BD 。
70 、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包括()。
A.改造罪犯
B.惩罚罪犯
C.教育矫正
D.行为督导
E.组织公益劳动
【CDE】解析: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项:(1)行为督导。通过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t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有效控制,规范他们的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非监禁刑刑罚的有效执行:(2)教育矫正。教育矫正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3)组织公益劳动。定期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改掉不良恶习,认罪服法,回归社会。
相关推荐:
2015年社会工作师《法规与政策》复习指导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