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托业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零起点法语 | 零起点德语 | 零起点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 驾驶员
网络编辑 | 公共营养师 | 国际货运代理人 | 保险从业资格 | 电子商务师 | 普通话 | 企业培训师
营销师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化工工程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初级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综合辅导:流浪未成年人心理特征与救助

  流浪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流浪未成年人也被称为“流浪儿童”,顾名思义,就是居无定所四处游走、没有受到法定监护人的监护、没有固定的 收入来源和住所、靠自己谋生的未成年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在中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流浪儿童脱离了主流社会,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和计划免疫,食宿不卫生,疾病、饥饿困扰着他们,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还经常被成人蓄意利用从事贩毒、偷盗、倒卖假证件以及以卖花、求学、治病 为手段变相乞讨等种种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总目标指出:“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使困境儿童受到特殊保护。”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和原则,各地市都建立了集救助、预防、管理、教育、矫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也都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模式。近年来,民政部出台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中对于流浪未成年人增加了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方面的内容。规定救助部门应定期对受助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受助未成年 人,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但总体上而言,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救助研究还比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此次我们在湖南省的三个地市选择了20名流浪未成年人进行调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80% ,女性占2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75%,来自城镇的占25%;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以下的占65% ,初中以上的占35%;从年龄分布上看,年龄多集中在12~15岁之间。通过EPQ、CBCL 问卷调查,这些儿童均具有自卑、不信任、自私、冷漠、胆怯、孤僻、行为不得体、坐立不安、不遵守集体规则等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他们 遇到刺激容易情绪化、易怒、紧张、敏感、脆弱,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与他人交往显得拘谨、羞怯和苦恼,一些孩子的抵触情绪、敌对情绪很强。具体来说,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为:(1)认知方面具有自我否定的特点,典型表现包括自卑心理严重、遇到困难退缩、自我防御心理突出、觉得没有人看得起自己、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等。(2)情感方面,感情脆弱、冷漠、渴望关爱却又自我封闭等。(3)意志方面,自控能力较差,难于理智地做出选择和判断。(4)行为方面,认同反社会的行为方式,沉默寡言,长时间不能集中注意,有说谎、盗窃、不守规矩等行为,有暴力倾向。(5)社会交往方面,不信任他人,拘谨、羞涩,但同时喜欢与同类聚集成群体。

  以上异常情况均是由于孩子们在幼年和童年时期未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关爱所致。这些孩子流浪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庭解体和家庭暴力使未成年儿童迈出外出流浪的步子;有的失去父母寄养在他人家中,缺乏关爱,生存环境不好,家庭环境冷漠,这些孩子不堪忍受,离家出走;有的是属于父母遗弃,父母遗弃孩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是非婚生子女、父母无力照看、父母重新组建家庭、家庭成员间不和睦、孩子患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等;有的是农村家庭空壳化、留守化,造成无人管教孩子;还有的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贪玩成性、不服管教等。上述因素不仅是孩子们离家流浪的原因,同时也导致了孩子异常心理的形成。

  二、造成流浪未成年人心理现状的社会性因素

  1.流浪经历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

  流浪儿童的流浪史从几个月到几年各不等,他们的生存环境极其不好。流浪中的儿童衣食无保障,安全无保障,更不用说卫生条件和教育状况了。他们过早也过多地 承受了生命的痛苦与无助,他们对于钱财、食物、衣服等物质条件有着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渴望。流浪儿童由于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本能的需求凸现,“本我”意识被过于强化;又由于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自我”也就无限制地张扬,而与此同时,“超我”却缺失了。流浪儿童未受过正规的品德教育,他们不懂得道德,不懂得良心,不懂得追求。爱是这些流浪儿童在自己的生活里尤其是在流浪的日子里几乎得不到的东西,没有形成爱心互动的环境,所以,许多孩子都异常冷漠。

  2.主流社会对流浪儿童多贴有贬义的“标签”

  主流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刻板印象,很容易给他们贴上各种含有贬义的标签,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用“小流子、小偷、小叫花子”等词语称呼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的行为不免要遭受到他人的非议与指责,长期的自尊受损很容易造成他们的人格缺失,使他们变得对除了金钱和物质以外的其他一切都不在意。再加上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引导,这样,这些孩子人性中“恶”的一面被凸显,社会化过程被异化。流浪儿童对于主流社会和群体方式有着复杂而无知的情绪。独立、敏感、封闭、自我、多疑、固执,缺乏合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即便是那些正在尝试改变的流浪儿童由于很少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他们很快又会向负面方向倾斜。

  3.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承担流浪儿童救助职责的部门主要是福利院和流浪儿童保护中心。而这些民政部门的救助机构由于经费设施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救助制度还不健全,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实际上,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等各部门都有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却几乎没有用上。流浪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结构不健全和家庭功能破坏以后的流浪经历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流浪儿童救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主流社会,如果这些儿童在救助过程中和走出中心后,家庭环境没有改善,世人对流浪儿童的歧视观念依然存在,社会支持系统依然不健全,我们的救助就显得苍白且无力。

1 2 3 下一页
  相关推荐:2009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法律法规真题汇总
       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单选题多选题及答案汇总
       社工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单选题及答案汇总
文章搜索
王献蜜老师
在线名师:王献蜜老师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资深教师。精悉社会工作。专业功底扎实...[详细]
版权声明:如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社会工作者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