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真题答案
——《初级教育学》
一、单选题
1.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A.1878 B.1887 C.1847 D.1848
A。
⒉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 环境 B.教育 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D.遗传物质
D。
3.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C。
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代表作( )。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D。
5. 以马克思主文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卢梭 D.杜威
B。
6.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D。
7. 学生具有发展的( )。
A、潜在性与现实性 B.潜在性与可塑性
C、可能性与现实性 D.可能性与可塑性
D。
8. 春秋战国时期( )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大学
B。
9.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的体现了(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现实属性
A。
10.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
A.必然结果 B.必要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趋势
B。
11.1999 年 6 月 13 日召开的(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决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A.第一次 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C。
12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扩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校课程
A。
13.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活动 C.教学活动 D.实践活动
C。
14.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
A.学习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
C.学习理论知识 D.学习实践知识
B。
15. 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 )。
A.教学计划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科书
D。
16.1992 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 )小学教学计划。
A.第五个 B.第六个 C.第七个 D.第八个
C。
17.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A。
18.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B。
19. 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儿童的( )。
A.知识掌握 B.能力培养 C.品德养成 D.身心发展
D。
20.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社会的教育具有( )。
A.等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A。
21. 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是( )。
A.扩大了教学规模 B.提高了教学效率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
22. 智力的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D。
23. 教师对学生搜身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 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身心健康权
A。
24. 在我国,第一次从法神上确认教师社会地位的专业性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A。
25. 小学阶段的课程性质因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和( )。
A.发展性 B.全面性 C.连贯性 D.综合性
A。
【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6. 请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
A.教学规律 B.教学规则 C.教学原则 D.教学细则
C。
27.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 )。
A.有个性的人 B.有特长的人 C.片面发展的人 D.全面发展的人
D。
28.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C。
30. 集中反应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是(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C。
31.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
A.基础 B.延伸 C.补充 D.提高
A。
32. 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是( )。
A.初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B。
33.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者是( )。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科任教师 D.班主任
D。
34. 与《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B
35. 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A。
36.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科研活动权 D.参加进修权
B。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最基本权利就是上课,也就是教育教学权。
37.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学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C。
38. 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 )。
A.校园文化和设备 B.办学经费和师资
C.基础设施和师资 D.经费和设备
B。
39. 德育过程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A。
4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 )。
A.因材施教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A。
二、多选题
41. 重现《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意见
ABCD
42.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实事求是原则
ABC。
43. 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AC。
44. 按活动的规模和人数,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
A.群体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科技活动 D.个人活动
ABD。
45. 近代社会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
A.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重视教育立法
ABCD。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46. 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教育家是孔子。( )
A.正确 B.错误
A。
47. 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
A.正确 B.错误
A。
48. 学生是教育对象,教师可以任意对其进行教育。( )
A.正确 B.错误
B。
49.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辅助手段。( )
A.正确 B.错误
A。
50.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A.正确 B.错误
B
51. 启发法是一种教学方法。( )
A.正确 B.错误
A。
52. 欧洲古代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
A.正确 B.错误
A。
53. 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出自《学记》。( )
A.正确 B.错误
B
54.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 )
A.正确 B.错误
A。
55. 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性劳动的结合。( )
A.正确 B.错误
A。
四、简答题
1.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解析:(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 培养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参考解析:(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3.简述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
参考解析:(1)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3)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4)是进行德育重要途径。
五、论述题
1.试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参考解析: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可采用直接的方法,也可采用间接的方法,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下面几种:
(1) 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最为直接的方法。班主任要善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集体劳动、团队活动中观察学生的真实情况,随时记录,积累资料。
(2) 谈话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更有目的、主动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心活动,以补充观察之不足。教师对谈话要有准备,要诚恳、耐心地启发学生谈心里话;要讲究谈话的技巧,在平时就要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不要等到有事情才谈。
(3) 研究书面材料法。这是根据书面记载来了解研究学生的一种间接方法。班主任要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入学登记表、学籍卡、成绩表、作业本等,全面了解学生过去的表现和现实情况。注意分析材料的时间性和准确性,要与平时的观察、谈话综合起来,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对待这些书面材料,避免片面性和印象主义。
(4) 调查访问法。班主任可以通过对学生本人或调查访问其他同学、科任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等知情者来获得材料,从各个侧面间接 地了解学生。
六、案例分析题。
王老师说:“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只需要花时间和经理,对内容熟悉一些,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更没必要学习一些和我所教学学科无关的知 识。”请从教师应有的合理知识结构,对王老师的话进行评析。
参考解析:案例中的王老师认为,只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有高深的学问,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从教师应有的合理知识结构来看,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 的要求。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育活动观等。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包括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④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知识素养, 具备跨学科知识。由此可见,材料中教师的理解是错误的。
总之,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相关推荐: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 万题库估分 ※ 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