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资格类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 复习指导 > 中学教育 > 正文

2010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第一章(3)

考试吧为使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为您提供教师资格教育学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教育学的建立

  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 步形成了教育理论体系,产生了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端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 ius, 1592—1670)的《大教学论》(1632年)。全书由总论、体育、教学论、德育 论、学制系统、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等6篇33章组成,为近代教育学 体系建立了基本框架。

  夸美纽斯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年轻时期就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 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 同样的教育;其次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要进行将广泛的自然知 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 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

  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性作了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这首先要 提到法国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 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因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而 险些被当局逮捕。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为社会和环境所歪曲、不受习俗和偏见 支配的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淳朴和良知。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 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 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因此,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 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 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rmel Kant,1724—1804)的影 响很大。康德在他的哲学里,探究道德的本质,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他力图通 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思想,改造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 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rm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深受卢梭和 康德思想的影响,并且以他博大的胸怀和仁爱精神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 试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 赋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智育、德育、体育一体化,使头、心和手都得 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他主张教育要遵 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教育应使儿童自然地发 展下去,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

  步入近代,国家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身上得到集中体现。一方面,他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 平等,“人类之所以会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 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绅士应当既有贵族气派, 又有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制欲望,确保个人的荣誉和利益。形成鲜明对照 的是,他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 “教养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 杂”的儿童,有害于绅士的培养,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中实施。

  这一时期的教育著作,虽然还不是以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来论述教育,但它们 都为教育学科的独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般认为,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①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 研究领域;②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教育概念以及教育范畴的 体系;③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④研究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 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⑤组织机构:有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①

  教育学这门规范性学科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Joharm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全书除绪论外,由教育的一般 目的、兴趣的多方面性和性格的道德力量等3编14章组成。该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 育学成为科学,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并把其教学理论建 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 学的基础。《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第一部明确构建教育科学体系 的教育专著,为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 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1809—1833年间,赫尔巴特一直在柯尼斯堡大 学继续康德的哲学讲座,讲授教育学,1835年,他又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 赫尔巴特把哲学中统觉观念移用到教学上,强调教学必须在接收新教材的时候,唤 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赫尔巴特认为多方面的教育应该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 的一切应当是一个统一体;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 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特点;赫尔 巴特所提出的教学过程“四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曾一度风行世界, 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被他的学生所继承与发展, 逐渐形成了 “赫尔巴特学派”,也被后人称为“传统教育派”,极大地影响了 19世纪 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教育学的发展

  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支配和影响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教育, 但人们对它的批判和反思从未停止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实 践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学崛起了,其具体表现就是: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流派 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理论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一)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欧美一些国家兴起了用自然 科学研究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 育学家梅伊曼(E.Meumann,1862—1915)和拉伊(W. A. Lay,1862—1926),主要代表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年)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年)。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推动 着教育科学的发展。

  (二)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教育学,出现于19世纪末的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尔泰 (W. Dilthey, 1833—1911)、斯普朗格(E. Spranger, 1882—1963)、利特(T. Litt, 1880-1962)等人,主要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问题》、斯普 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文化教育学 派认为,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的纯粹概念思辨,也不能使用实验教育学 的数据统计,而必须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正如狄尔泰所说:“我们说明自然,我 们理解生命。”在文化教育学派看来,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社 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 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与学生个体 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文化教育学派与实验教育学派的发 展,在方法论上对教育学的重构作出了新的探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2010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知识要点汇总
文章搜索
邓艳红老师
在线名师:邓艳红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导,博士。长期担任《教育学》、《课程...[详细]
教师资格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