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第三节 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外因的关系
关于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们认为: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即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状况,教育这个外部条件就无法起作用。可是如果只有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的心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
具体说来,一方面,教育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地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下面一个事例,它很生动地说明了教育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教师是外因,是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这个主导作用只有在教师努力分析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他的内因,促成其内在矛盾的转化时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一位老教师在学习这个问题时,谈起他过去的一件事:有一个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被老师发现了,在恼怒之下,老师把他带到宿舍,拍桌瞪眼,然而孩子却一言不发,毫无悔改之意。第二天,老师平静下来了,又带学生到宿舍,给他倒了水,让他坐下,好好谈,孩子仍是一言不发。两次失败促使老师苦苦思索一个问题:要用怎样的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这个孩子的心呢?老师想到孩子有些关系很近的人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这孩子平时也是有志气的,要求上进的。第三天,他就从这里谈起了,这次谈话打动了孩子的心。孩子才谈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老师明白了这个情况,就一方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另一方面要求他改掉毛病,积极向上。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早已加入了共青团。每到寒暑假,还常来看望老师。有一次他对老师说:“你教育了我好几年,但是我一直不忘的就是那一次。第一天对我发脾气时,我心里想的是:好,您这样气势汹汹地对待我,我索性不理您好了。第二天,您的态度是和蔼的,可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想的是:只不过是为了骗我说出自己的错误来,我偏不说。经过第三天的谈话,我才知道您是相信我可以改好的,是愿意我好起来的……”大家通过这个事实,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通过学生的内因教育学生的统一性认识得更加明确了。
由此可见,强调教育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矛盾起作用,决不是限制和贬低教育的作用,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教育的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把外因和内因、把教育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而应该把它们看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至于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创造条件,使它向人们所希望的方面不断转化、发展,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课题。
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育条件必须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才能使儿童心理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从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得到明显的发展,又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以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是要经过一定量变质变过程的。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教育并不能直接、立刻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亦即本质性的变化,它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的。这就是说,教育必先引起儿童对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的领会、掌握、学习,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教给儿童的东西,儿童都能立刻领会。教育和领会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儿童来说,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教育条件对儿童起什么作用,可以有种种不同的情况,例如,教材太容易了或太难了,都同样不能引起儿童学习的需要,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使矛盾向不正常的方面转化(如对学习感到乏味或畏惧、厌恶等)。只有当教材的难度适当的时候,只有当教材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又为儿童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加以克服的时候,才有产生真正领会、掌握或学习活动的可能。这就是说,教育并不等于领会。教育能否引起儿童的领会,首先是以学习内容的难度、结构的复杂性是否适合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的。
例如,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能从教他学会10或20以内加减法运算开始,使他掌握算术知识,而且要从实物运算开始,否则就无法使儿童领会。
关于教育如何可以更好地引起儿童的领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当由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共同来研究和解决。
(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质变过程。儿童在掌握某些知识、技能以后,并不能立刻引起他的心理发展。掌握知识、技能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
例如,儿童在掌握新词的时候,这些词起初只是消极的,还没有包括到儿童的积极词汇中去,或者只是初步地成为他的积极词汇,而这些词汇还没有熟练地经常地参与到他的言语活动中去。因此,他虽然掌握了一些新词,但是并没有达到明显的质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儿童言语的发展。
又如,小学儿童学习5的乘法,他虽然能求出5×2、5×3、5×4等等算式的得数,但是他们的计算方式是:5×2就是5+5,5×3就是5+5+5,5×4就是5+5+5+5。这时,乘法运算还没有成为他们熟练的智力活动,因而还没有达到明显的质的变化,还不能引起智力活动的发展。只有当他真正掌握乘法九九表时,不假思索地就可以计算出5×2、5×3、5×4、5×5等等,并能熟练地解答算题的时候,才能看作是智力活动上的一个小的比较甲早的质变,这就是智力活动上的一个小的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从教育到儿童领会教材、到儿童智力活动的发展,是经过很多阶段的。例如,一年级小学生领会算术的时候,智力活动形成的一般过程是:①听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获得一般表象;②运用具体的事物(如石子、小棍)实地完成计算活动;③在儿童掌握实物计算以后,开始不用实物,而是用出声的口头言语来完成计算活动;④在儿童掌握了出声的口头言语计算以后,开始在脑中用内部言语,即“心算”的方法来完成计算活动;⑤上述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消失了、简化了,一看算题就能很快地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儿童真正掌握了运算的智力活动。
当儿童真正掌握了某种运算(例如乘法九九表)的智力活动,达到熟练的、稳定的程度并能熟练地用以解答算题以后,也就是说,当旧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改造成为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以后,就可能在他心理上产生以细微的量变质变为基础的一些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的变化。许多小的、部分质变和发展,就能构成千个大的质变和发展。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上,从先学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到学前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到学龄时期的初步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就是一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这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又是在一些小的质变、小的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儿童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儿童心理发展上这些小的和较大的质变或发展的一般过程、具体指标和形成规律。
父母和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条件,使学习的内容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从而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健康地、尽最大可能地向前发展。
相关推荐:2010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重点考点(5日更新)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