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动作技能的获得
本章考点
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成分、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形成要经历的阶段、动作技能迁移的定义、动作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表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练习和联系曲线的概念、练习的一般趋势、高原现象、动作技能形成的内部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概述
1、动作技能的构成:动作或动作组、体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和力度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为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成套实际动作,是动作的连锁化,即动作一旦形成,只要动作刺激出现,就能自动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反应过程,表现出迅速、准确、协调、流畅、娴熟的特点。
2、动作技能的分类:(1)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根据主体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2)封闭性动作技能和开放性连续性动作技能★--根据主体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3)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根据所涉及的骨骼、肌肉以及动作幅度的大小(4)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费茨和波斯纳
(1)认知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他人示范的动作模式,或自己按照操作说明或使用手册的要求,试图对所学技能的任务、性质、要点进行分析、了解和领会。
(2)联系形成阶段:这是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从认知方面转向动作方面,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联系起来。
(3)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2、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达到熟练操作。
3、熟练操作:指动作已经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注意的状态。
4、熟练操作具有的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动作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5、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1)动作技能是在大量练习基础上获得的。
(2)许多动作技能是以有序连续的局部动作为基础,有序连续的动作只要出现某一局部动作,动作的其他连锁就会相应出现,因此有序连续的动作系统不易遗忘。
(3)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的低级中枢。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6、动作技能的迁移:一种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技能的学习产生影响。
(1)双侧性迁移:又称交叉迁移。是指在身体一侧器官形成的技能迁移到身体另一侧的器官;
(2)语言-动作迁移:指在动作练习前的语言训练对掌握动作技能有影响。一般而言,只有当语言的反应不干扰被试的动作时,学习动作技能前的语言训练才能对动作技能产生正迁移;
(3)动作-动作的迁移:指已形成的一种动作技能向另一种动作技能的迁移。
第三节 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1、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条件:(1)具备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2)具有相应的生理成熟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经验(3)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4)良好的人格特征
2、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条件:
(1)科学的指导(形式:讲解、示范)
(2)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它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为目标而进行反复操作的过程,或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操作。练习的结果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
练习曲线是描述动作技能随时间或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3、练习的一般趋势:
(1)总的趋势是练习成绩逐渐提高,表现在速度回忆和准确性提高上。
练习成绩随练习进程而逐步提高的趋势具体表现:
①练习进步先快后慢—-凸线型★
②练习的进展先慢后快—-凹线型★
③练习进展的速度先后比较一致—-直线型。
(2)高原期现象: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一般在练习中期出现。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4)练习成绩相对稳定的现象。
(5)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4、合理地组织好练习:(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合理分配练习时间;(3)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4)及时反馈。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