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科学素质的培养与身体素质、品行素质等一样需要从幼儿抓起,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是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科学教育是融合在以智育为主的五育之中的(德、智、体、美、劳),其教育成效也是反映在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上,使幼儿顺利地实现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智力得到发展,从多方面实施科学教育,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可达到十分可观的程度。
这方面的事例,在国内外的许多名人成长的过程中都得到了证实。智力的高低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的是在婴幼儿时期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广泛而粗浅的各种科学知识的教育一对幼儿智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智力是幼儿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智力因素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2.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开展幼儿科学教育,需要听、看、说、写,动员幼儿的各个感觉器官积极参与。认识和理解自然科学是这样,认识和理解社会科学也是这样。所以,在幼儿的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比如讲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现象,让幼儿复述听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现象,说出粗浅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念.这是培养幼儿的口头言语能力,也是对幼儿外部言语能力的培养。
3.科学教育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1)幼儿科学教育建立在科学儿童观的基础上。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强调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的保护和培养,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的整体素质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事实上,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贫乏,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外露,往往表现在探索的行为和问题的提出上。他们总是试探着去认识世界,想弄清究竟。而科学教育的启蒙,正是以幼儿渴望认识而又处于无知、想知之较多而又知之极少为契入点的。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探索有关周围世界知识经验的相应活动,并给予指导,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提高。
(2)幼儿科学教育主要在活动中进行。幼儿天生好动,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看看。他们往往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探索活动,直接进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参与科学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实质。让幼儿充分参与科技活动,对幼儿观察、思维、认识、操作能力和探索兴趣等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幼儿通过观察并在教师不同程度指导下的自主活动的过程。幼儿通过亲身活动,作用于物体,观察其反应,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的,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因而,它在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科学教育有利予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及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在幼儿阶段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之一。因此,成人的积极反应、引导、赞同和认可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得以持续保留。
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它对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有趣的科学活动,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而教师给予的正确引导、鼓励,又保护了他们的好奇心。这不仅使幼儿对学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而且对他们长大成人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也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成人的正确引导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会对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起着极大的影响,而浓厚、持久的兴趣又成为努力学习知识的动力。
5.科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坚持性、创造性等品质的发展。
幼儿在一系列的科学活动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强弱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独立地进行实践操作,却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由于科学活动是幼儿乐于参加的有趣活动,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幼儿都会不停地忙碌着。实践证明,不同的幼儿在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努力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功,从而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性、坚持性,增强了自信心。如:在开展“调皮的纸屑”这一科技活动过程中,由于给每位幼儿都提供了许多可操作的材料,幼儿活动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相应的材料进行实验,使得每位幼儿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磨炼了意志,独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6.科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森林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大气和水质的污染等等。通过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了解人类与大自然中的生物是相互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只要有一个环节遭受破坏,生态平衡就会失去,给人类带来灾害,甚至灾难,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掌握了不少有关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知识,从而意识到破坏环境的不良后果,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在“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科技活动中,幼儿通过“植物喝水”、“植物出汗”这两个小实验,明白了植物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表演童话剧“保护我们的家园”时,幼儿犹如身临其境,与剧中的小动物们一起哭,一起笑,表现出对丑恶行为的憎恨,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升华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教育在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智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科学经验,学会了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初步的科学概念,而且培养了孩子科学的态度,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整体素质。科技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和提高,以及促进人类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科学教育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是靠简单的一次活动或者一堂课就能实现,它必须运用多种途径,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途径人手开展幼儿园科学教
育活动。
1.在多种形式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教育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并保证每个幼儿的操作机会。一般来说,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人手一套的材料供每个幼儿进行操作,如果条件有限,也要通过交换的方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操作各种材料的机会。虽然集体教学的形式类似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但仍应强调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活动,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被动接受的你说我听的灌输式教育。
2.在宽松愉快的区角学习活动中进行科学教育
顾名思义,区角活动是在区角进行的学习活动。要使幼儿园的教育避免小学化的倾向,就必须充分重视区角这一形式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就目前幼儿园教育的现状而言,活动区角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很多地方。活动区角只是作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补充和点缀,甚至在有的幼儿园中活动区角还是零。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技能的方式”。在幼儿园里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
在科常区,我们可以为幼儿安排各种科学小实验。如“会转动的纸棒”,为幼儿提供电池、纸棒、圆珠笔.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操作、探索,从而来发现塑料圆珠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引发幼儿对静电产生兴趣。
在劳作区。我们可以为幼儿安排各种科学小制作。如“蛋壳不倒翁”,为幼儿提供蛋壳、牙膏、彩笔、剪刀等。让幼儿试着做一做、画一画、玩一玩,从中了解由于牙膏挤进蛋壳底部后,蛋壳的重心下移,呈上轻下重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倒了的科学原理。
在生活区,我们可以为幼儿安排一些简易、安全,并与幼儿生活中有关系的科技产品,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操作。如“炖蛋”。为幼儿提供微波炉、鸡蛋、打蛋器等来让幼儿学习使用打蛋器把蛋打碎、打匀,然后利用微波炉炖蛋。与同伴分享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教师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3.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游戏中进行科学教育
科学游戏就是能够让幼儿获取有关科学学习经验的游戏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科学游戏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我们既可以面向全体幼儿专门组织集体的科学游戏活动;也可以将游戏材料或玩具放在活动区中,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还可以将游戏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进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角中的科学游戏和区角学习活动有时是难以区分的。一般来说,前者侧重于游戏性,而后者则侧重于探索性。
幼儿的科学游戏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游戏活动有感官游戏、操作游戏、情景性游戏、运动性游戏、竞赛游戏等。
4.在轻松自然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真实生动的,而生活之中处处都蕴含着科学。新《纲要》就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方面多次提到了如“利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人手”等。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要求。
五、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幼儿园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音乐是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的艺术;美术是线条、色彩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审美教育目的、落实教育目标的具体手段;是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艺术学习经验,并能够有效地迁移到其它领域的知识;通过情感的激发、陶冶和升华,培养幼儿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正如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艺术是实施美育活动的总和,应引导幼儿发展积极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1.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等全身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仔细去观察对象,然后再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然后用动作或语言和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对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这一过程包括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心理操作是指对那些头脑中存在的审美意象的操作,它建立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幼儿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生理机能运动和感知器官协调的活动。
2.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创造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活动不是靠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而是靠想象来进行的,而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可以打破和超越知觉对象所加给审美感知的某些时空和心理限制,达到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嗅其味的设身处地的境界,并且伴随着极其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这种情感体验是引发幼儿灵感的动力,幼儿通过良好的启迪和引导,其幻想的翅膀能超越时空,迈越古今。他们能大胆、浪漫、无拘无束的表现童心、童趣。通过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使自己的思维超然物外,超越时空,画出超乎寻常的作品。
创造意识、创作能力、创作个性的培养。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的潜能。幼儿总是带着高度的好奇心去对待周围的事物,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探索、摆弄,去发挥想象、去创造。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地挖掘他们的创造本领,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和不同的创造形式。让幼儿选择感兴趣的,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发挥他们创造的本能。每个幼儿都有创造力,关键是教师如何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调动他们想做的欲望。创造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应该不断累积幼儿的经验,当他们的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自然有创造的灵感。
3.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完善
教育部《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艺术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调动人的心理功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前儿童由于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
形象性,情感占优势,认识过程常有很大的情绪性。艺术活动使人活泼、开心,它不但影响幼儿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品质和情操,还能促进幼儿活泼愉快的性格的形成。
幼儿在艺术教育中充满了情感色彩。在艺术活动中,幼儿聚精会神地围绕自己独特的情感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个人都生发出一个独特的中心意义。同时他们沉浸在艺术所带来的愉悦之中。除了用语言来叙述这种愉悦之外,幼儿还会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这种自然和真实的感受。教师就要提供他们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表现机会。他们会用唱歌、跳舞、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他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并由艺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其情感世界。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方法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