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世纪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不惜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鸦片的涌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性危害。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10多万公斤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为了保护可耻的鸦片贸易,l840年6月,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和英国谈判,林则徐被撤职查办。l841年1月,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
2.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协定关税。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取得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领事裁判权和享有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成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9日,太平军攻占永安,洪秀全分封诸王。初具立国规模。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于l853年下半年颁布了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政治、经
济、军事、文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不论男女,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份,十五岁以下减半.田分九等。“好丑各半”的具体办法。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想要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实质上是一种以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为主导的空想,但强烈地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3.《资政新篇》
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洪仁歼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写出了《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是: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一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4.天京保卫战
1861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在安庆进行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战略决战,最终太平军失败.安庆失守。1862年春,清军几路围攻天京,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30万大军与清军激战.未能解除天京之围。l864年6月,洪秀全逝世;7月,天京失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坚持战斗l4年,势力波及l8个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建立了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三)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士,认识到先进的西方武器和科学技术对清朝统治的作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巩固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台湾岛地处东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物产丰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鸦片战争以后.台湾一直是外国侵略势力觊觎的重要目标。
淮军将领刘铭传曾明确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主张大力加强台湾防务。1885年10月,清政府正式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3.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原是与中国情形相类似的封建国家,l9世纪50年代开始遭受美、俄、英、法等西方国家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现代化的国家。
l895年初,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军舰在陆地日军配合下向北洋舰队发动猛烈袭击,海军提督丁汝吕指挥部下奋勇还击,给日军以重创。但部分将领与洋雇员却提出献船投敌,丁汝昌坚决拒绝,被迫自杀殉国。最后,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始终没有勇气将战争进行到底,一直在谋求对日议和。l895年3月,李鸿章等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日本的马关春帆楼进行谈判,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于4月17日与伊藤博文等签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日本据此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引发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四)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1895年至l898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变法思潮,并形成变法运动,又称维新运动,这个运动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是其代表人物。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到北京参加会试,时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他们联合参加会试的l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2.“戊戌变法”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一系列变法诏令,由新兴资产阶级殳动的变法运动开始,史称“戊戌变法”。
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令触及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21日,慈禧太后发由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派,杀害积极推动变法运动的谭嗣同、杨锐、林量、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反侵犯反洋教的斗争更趋频繁,最终汇成了波澜壮阔、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国运动。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一个民间秘密结社组织。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在赵三多等带领下,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第二年,山东平原县义和拳在朱红等领导下取得平原大捷。此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并以迅猛之势,席卷中国北方。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清军的配合下,在廊坊、杨村一带猛击侵略军,迫使其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向八国宣战。7月中旬天津失陷后,八国联军又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八国联军进人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使中国的奇珍异宝再次遭到洗劫。3.《辛丑条约》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日、法、美、意、奥、荷、比、西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用海关等税收作保;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主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等。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六)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名文,字逸仙,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他早期从事革命时,曾以中山为化名,后来人们叫他孙中山。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华侨,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第二年初,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2.建立同盟会
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孙中山倡议建立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于l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武昌起义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率领起义军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第二天,起义军攻陷总督衙门。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了胜利。l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武昌起义不到两个月,内地18个省市已有14个省举旗独立。l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决定成立临时政府并以此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月12日,清王室接受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局限性和软弱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的老部下唐绍仪出任内阁总理。同盟会会员在内阁中只担任司法、教育、农林、工商等部的部长。军事、财政、外交、内务等要害部门的部长皆由袁世凯的亲信所控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了。
2.“三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在第一次陶会选举中获胜。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l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李烈钧在湖口、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随后,广东、安徽等省宣布独立。这次讨袁的军事行动,史称“二次革命”。在袁世凯北洋军的镇压下,二次革命失败。
3.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他迫使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行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将大总统的权力扩犬到几乎和皇帝一样大。l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实行帝制,自称“中华帝国皇帝”,下令l916年为“洪宪”元年。
4.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1914年夏,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檄文》。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发动反袁起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进军川、黔、粤、桂四省,各省纷纷响应。1916年3月,袁世凯内外交困、众叛亲离,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5.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大系:以冯国璋、曹锟为头子的直系军阀,势力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以段祺瑞为头子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实权,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是日本侵华的工具;以张作霖为头子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三省,依靠日本帝国主义。除此还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在各省各地区割据一方。军阀之间混战不断,中国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中。
6.护法运动
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滇、桂军阀为对抗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企图,支持护法运动。护法军政府成立,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不久,北京政府内部反段势力占了优势,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计划破产,南北军阀合流.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八)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辛亥革命后.与政治上反动势力的复辟倒退相呼应.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一些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斗争.即“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是新文化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它倡导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倡导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