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所谓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一般来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因素能否相互协调。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教师如果选择参与式领导,那么课堂管理的效率就会好一些;而如果选择监督式领导就会形成一种假象,表面上课堂被管理的井然有序,实际上被管理者并非自愿接受管理。
(二)班级规模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问的
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班级的性质
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另一个情境因素是班级本身。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即通常所说的班风,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而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级集体的特点,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对教师的期望
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这就是定型的期望。它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动机的意向的期望。一般说来,它的形成是教师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
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当期望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这种定型的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