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课堂里的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群体。所谓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们的共同体。虽然,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并不是任何个体聚集的人群,都可以称之为群体。群体应该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需要或目标。第二,它具有某种结构形式,使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承担各自的任务,相互交往,协同完成活动。第三,群体成员受共同的规范和心理倾向的影响或制约。
课堂内存在的各种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l920年,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被试在社会情境里进行连锁联想、乘法运算、解决问题以及思维判断等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不一定比单独一人活动好。该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人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邑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指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缺乏结构的稳定性,但它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课堂里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同辈群体,比较常见的同辈群体有朋友与小集团。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第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第二,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问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和压力、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吸引与排斥、竞争与合作等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他认为,人们结成的群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据美国谢里夫的研究,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自己;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
(三)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敌视教师、故意捣乱。
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的好坏。教师若能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又充分掌握学生的程度及个别差异,讲课准确、清楚、新颖、生动,就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心理状态处于最佳水平。相反,若教师的教学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拖泥带水、矫揉造作,就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产生厌烦情绪,造成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现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首先是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其次是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再次是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最后是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才会激起教师努力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不仅仅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也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
现有的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人缘好的学生、被人嫌弃的学生和遭受孤立的学生。因此,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回归群体。
2.合作与竟争
合作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量和适度的竞争。良性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是,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不少心理学家提倡开展群体间的竞争。一般来说,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以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课堂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同时发生合作与竞争,有时则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