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 |
第 2 页:第二节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
第 3 页: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 |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生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以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首先,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其次.教育通过促进个人社会化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二)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要不断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就不可忽视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三)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反动的阶级利用教育来宣传反动的思想、观点、迷信,为维护反动的政治服务;革命的阶级利用教育宣传革命的思想,传播科学真理,制造革命舆论.以影响群众,为革命的政治服务。
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人类积累的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来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文化的过程.就是整理文化的过程。教育将选择为教育内容的文化刻画在年青一代身上,实现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一方面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学者的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和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边个和制造形成新的文化促进其丰富和发展。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
分,即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三是价值成分.即学校校园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如“忠于职守”、“尊师爱生’’以及“严谨、守纪、规范、团结”的价值取向等等;四是理想成分,即学校及其成员对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如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是许多优秀学校所追求的理想。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3)师生的交互作用
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他们就会形成一些与此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气氛和行为方式。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
(5)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带到学校中来。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一方面,它表现为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 化群体。也可能会因共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他们可能会因性别间的差异,在学校中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文化特征,也可能会因年龄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人的生活是多侧面、多色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断地在发挥着作用,从学生文化的不同类型和样式上来讲,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是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纠结在一起互为补充的。
(5)学生文化具有调适性
主要指通过心理调节和无益情绪的化解.达到身心康乐的目的。学生不仅有求知的需求,还有交往、归属、爱、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完善、实现的需要。学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使之达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再者,种种挫折导致的焦虑、忧愁等,可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学生文化为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四、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教育对于科学知识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另一方面在科学的创新,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人,使他们能够生产出新的科学成果。
(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早先,科学研究只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活动,l7、l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和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机构是建在大学里的。
(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
(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五、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一)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3.教育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成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迁移倾向越强烈。
(二)教育有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上,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迁移。教育可使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