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
第 2 页:第二节 班级管理 |
第 3 页:第三节班级活动 |
第二节 班级管理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含义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概述
(一)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集体有着自己的特征:
第一,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如: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等。
第二,班集体又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它以课堂教学为中介,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化的共同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整合因素。
第三,班集体还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正是交往和人际关系.动态地反映了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集体形成的过程。
第四,班集体是一个以巢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
(二)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第一,共同的目标。就班级而言,其成员在文化上表现出的同质性,原因在于集体追求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正是因为共同目标的吸引力,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第二,一定的组织结构,如班委会、小组等。班级中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在我国由于学生规模和人数的关系,通常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班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有班委和小组长.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科代表,在班级中还有团队组织等。
第三,共同生活的准则。如规章制度、班级守则等。由于是正式的集体组织。班级中通常会有各种比较严格的关于考试、考勤、作业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是班级得以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第四,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班级的互动往往都是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下发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维系作用,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某种制度或荣誉的维护,对本班成员的亲近感等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
(1)班集体是一个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规范化的组织。班集体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目标和教育内容,拥有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学生进入班级集体,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必然要遵从和依照集体的规范行事,并通过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与他人合作共事、处理人际冲突、参与制订集体规范和评价集体中的人与事等,理解和掌握集体观念、集体规范,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做人的道理,习得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和行为的能力,从而为养成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奠定基础。
(2)班集体内还有共青团或少先队组织,这些组织既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理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社会化,以及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班集体的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社区和家庭,拥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知识、经验背景。每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分享、选择,以及集体舆论的评价与引领,使学生能获得丰富的社会知识、经验规范和观念。在相互交往中,可以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性问题,习得各种交往技巧与能力等等。
(4)班集体内有各种非正式群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且隶属于一定的非正式群体。在集体积极价值的引导下.这些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各种非正式群体中,可以学会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合作、忍让,如何组织共同活动和承担角色责任等等。
2.班集体是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场所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相互关爱、尊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学生作为其中的成员,能得到集体的尊重、关爱,能感受自由、安全、愉悦的集体心理氛围。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好的保护剂。同时,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能在关爱、尊重他人和承担集体责任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人格上的自尊感。
3.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
班集体的自主管理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责任岗位.担任不同的角色.学生在承担集体责任和角色时,产生对自我的积极期望。并在努力发挥作用中,促进个性情感,能力,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同时,集体生活中展开的各种评价,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唤起积极的自我价值追求。从而促使其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予。
第二,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歼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面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
三、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这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这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四、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由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并越来越好;学得差的,受到批评,并越来越差;受到鼓励的,不断进步为好学生;受到批评的,逐渐退化为“双差生”。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当今的中小学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希望能为班级做点事,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影响下.往往把班干部标志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学生都想当干部、当个好干部,但缺乏“每个人都是班级小主人”、“争取做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意识。这说明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
(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班级活动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班级活动本身应该具有教育性,是教育实施和实现的有效途径。在进行班级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时,要以培养人为指导方向和原则,通过班级活动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
(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j二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主动和谐的发展。
(三)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现代教育体系下的班主任,应该将班干部视为班级工作的主角,自己只需要当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和度,处理好班干部之间、班干部和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为班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体现出他们对班集体的关心和热爱。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