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即“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任何一种教育的定义都是这三种定义的结合。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 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说,无论何种教育的定义都承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外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进行分类。
3. 教育活动的结构
①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② 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③ 教育影响,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
4. 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5. 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指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莫顿提出);
(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莫顿提出)。
6.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① 教育是上层建筑;
② 教育是生产力;
③ 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④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⑤ 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⑥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7.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该学说认为:
①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② 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③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8.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区别。
9. 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劳动起源说认为:
①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③ 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④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⑤ 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
10.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 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② 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
③ 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④ 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⑤ 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⑥ 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11.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 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 教育的世俗化;
④ 教育的法制化。
12.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 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
② 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
③ 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④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
⑤ 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
⑥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