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试吧论坛Exam8视线考试商城网络课程模拟考试考友录实用文档求职招聘论文下载
2013中考
法律硕士
2013高考
MBA考试
2013考研
MPA考试
在职研
中科院
考研培训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四 六 级
GRE考试
攻硕英语
零起点日语
职称英语
口译笔译
申硕英语
零起点韩语
商务英语
日语等级
GMAT考试
公共英语
职称日语
新概念英语
专四专八
博思考试
零起点英语
托福考试
托业考试
零起点法语
雅思考试
成人英语三级
零起点德语
等级考试
华为认证
水平考试
Java认证
职称计算机 微软认证 思科认证 Oracle认证 Linux认证
公 务 员
导游考试
物 流 师
出版资格
单 证 员
报 关 员
外 销 员
价格鉴证
网络编辑
驾 驶 员
报检员
法律顾问
管理咨询
企业培训
社会工作者
银行从业
教师资格
营养师
保险从业
普 通 话
证券从业
跟 单 员
秘书资格
电子商务
期货考试
国际商务
心理咨询
营 销 师
司法考试
国际货运代理人
人力资源管理师
广告师职业水平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统计从业资格
经济师
精算师
统计师
会计职称
法律顾问
ACCA考试
注册会计师
资产评估师
审计师考试
高级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国际内审师
理财规划师
美国注册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设备监理师
公路监理师
公路造价师
二级建造师
招标师考试
物业管理师
电气工程师
建筑师考试
造价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质量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造价员考试
注册计量师
环保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材料员考试
监理工程师
房地产估价
土地估价师
安全评价师
房地产经纪人
投资项目管理师
环境影响评价师
土地登记代理人
缤纷校园 实用文档 英语学习 作文大全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访谈|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复习指导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深度解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难点:第一节

来源:考试吧 2013-9-29 16:11:24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考试吧为您提供了“深度解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难点:第一节”,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点击查看:深度解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难点汇总

第一节 小学教育

深度解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难点:第一节

  (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规定小学教育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前4年可单独设立,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新学制还体现出一定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具体规定了7条教育宗旨:

  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 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7条对小学教育的方向、课程、教法影响极大。

  (3)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第一,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第二,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第三,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第四,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如下:

  (1)普及小学教育

  建国之后,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为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曾先后十多次下达文件或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普及小学教育,并从l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 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建国后试行的学校类型主要有全日制小学和非全日制小学两种,非全日制小学如半日制小学、巡回制小学、季节性小学等。

  (2)学制改革试验

  建国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小学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当时,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小学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小学教育的普及率稳步上升。据统计,到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强调在小学阶段必须实施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素质良好、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地位待遇较好、相对稳定、基本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

  4.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1963年,中共中央指出,中小学教育事业要认真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小学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一直采取鼓励、大力支持的方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即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样,小学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001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通过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课程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教学观念和行为等的转变。 总之,小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还需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小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建立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有效机制问题;如果推进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标本兼治,解决部分地区和学校“择校生”、民办教育高收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一)基础性

  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少年,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小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小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

  第三,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小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重视小学教育,突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二)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l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确定了“争取全民基础教育”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的需要。为了保证这一全民性质,国家特别对女童的教育、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给予特别的关心,采取了特殊政策;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也给予特殊的关注,专门加以保障。

  (三)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分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等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具有强制性。“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四)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儿童实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愿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全方面打基础的教育。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向都不可偏废。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平均发展,而是包含着其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既包括面向全体的统一要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使得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到最大化的和谐发展。

  (五)活动性

  活动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活动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它是促进小学儿童基本心理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化水平等心理机能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也是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期。教育活动是联系儿童主观世界和外部环境的中介,通过儿童作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可以将知识、规则、价值观自觉纳入其心理结构,从而不断推动心理结构的更高级整合,以此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关于小学教育活动的类型,就活动途径而言,可分为校内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就活动内容而言,可分为保健活动、道德教育活动以及文艺、科技等活动。

  (六)趣味性

  对小学教育而言,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激发和培育儿童对教育上有价值的事物的有趣、乐趣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要具有发展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向志趣方向发展。

  (七)启蒙性

  从个体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模仿力强,这些特点表明,小学的基础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是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对儿童健康的关注、保护以及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乃至各级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于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的智慧发展。

  (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后考生注意事项

  2009-2012四川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文章搜索
中国最优秀教师资格名师都在这里!
李颖老师
在线名师:李颖老师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专家组成员,有多...[详细]
教师资格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