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复习资料 |
第 3 页:练习与思考 |
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概述
(1)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着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认识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宋代朱熹把孔子因材施教的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自主、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