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选择题 |
第 7 页:简答题 |
第 8 页:材料分析题 |
第 9 页:参考答案 |
三、材料分析题
1.徐×,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班级学*-7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镁的会计,独生子女。徐x从小酷爱学*-7,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9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8分,在班里居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该。婶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孩子到区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精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几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徐×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晕。
问题:案例中反映了小学生学习中的什么问题?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问题(一):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问题(二):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3.二年级刘铭是这样的学生,当其他孩子们已经能用英语简单对话的时候,他还读不准26个字母,每次留学生单独辅导,一定会有他,从此他成为班主任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之一。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提高他的英语成绩,提问、沟通、辅导……甚至批评,但始终没有成效,让老师头痛极了。一次,在与任课老师沟通之后,班主任老师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知道刘铭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外,其他一无所知,作为老师犯了很大的错误,即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呢?
4.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写《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问题: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5.宋新宇,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很任性、冲动,稍不顺l:7,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问题:老师该如何帮助这位同学?
6.在我所执教的六(二)班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并不因为他做了什么奇怪的事,而是他有别于其他孩子的懂事和成熟,从第一天上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杨××,每天早晨都迟到,平时话不多,但老师安排的事,总能做得有模有样;数学语文成绩不错,但英语却是年组倒数的。从小父母离异,父亲独自抚养他,两个人租房子住,他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家,甚至有的时候吃不上早饭,饿着肚子上学。通过多方了解和平时对他的观察,他英语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早期学英语时,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课后不注重预习、复习,没有人辅导;后期随着学习内容加深,失去信心兴趣,放任自流。
问题:请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7.亮亮,男.9岁,聪明,兴趣广泛。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并完成作业。课后爱看小说、摄像、踢足球,对功课关注不多,每次都到期末考试前几天才抓紧时间复习,所以考试成绩总提不高,为此,他十分苦恼。
问题(一):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亮亮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问题(二):请针对亮亮的问题提出对策。i8.在教学《找骆驼》一文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到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个学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问题:请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9.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于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问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10.有个学生叫肖扬.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兴奋型”气质特征。在备课和上课时,我都要考虑怎样“对付”肖扬。采取“以忙制动”“以动制才”等教法。根据他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让他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于是他“就范了”
例如,有一节基础训练课,其中有一篇短文讲到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为什么,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ll岁就发现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课堂上,我先问:“谁能利用自己的文具,给大家演示一个振动发声的实验?”许多学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只见肖扬晶亮的眼珠滴溜一转,拿出一把用断锯片磨成的小刀,插在课桌的木板缝里,经老师同意后,他用手指使劲一压,锯片来回震荡,嗡嗡作响。这个实验,获得了同学的称赞。我因势利导:“我们要像肖扬一样,动脑动手,但‘动’是为了学习好。”肖扬很高兴,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激励。当然,课堂上我不能光顾看一个肖扬。在肖扬演示后,我就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实验的道理,让机灵沉静又稳妥内向的“安静型”学生找一找大家发言的长短得失。这样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就能因人而异地传授知识,进行教育和教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根据气质的不同类型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11.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马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教具,有标本、图片,还有实物。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
问题(一):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问题(二):请提出改进措施。
12.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1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问题: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14.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1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16.一次英语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单词,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让竖排的每一位学生挨个背诵单词,轮到小新同学了,他没有像前面几名同学那样背诵流利并且正确,而是发了单词首字母的音后顿到了那里,也许是紧张,他的小脸蛋立刻变得通红,他感觉到所有的同学都在嘲笑他……这时,老师即刻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帮他背出了单词,然后,他表情极不自然,尴尬地坐了下来。随后的几分钟他根本没有听进去老师说的话,也不知道同学们在说什么,只是随声应和着。
问题(一):请评析材料中这位教师的做法。
问题(二):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辅导学困生。
I7.学生刘杰和卢慧婷是同桌,经常为了小事发生矛盾,双方家长也经常为了孩子的事来找老师,首次要求两个人不要在一个班学习,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两家长也常常斗嘴,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其他的学生家长中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问题:请对k述案例进行评析。’
18.某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19.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考题,都是拿课本里面的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一百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怎么会功课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坐了十分钟后,我对老师说我不会做。下一堂课开始,她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l两个。”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然后在我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老师又对我说:“你转过身去让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我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下课后,老师命令我到学校里走一圈。教室外面挤着很多同学,他们看着我奇怪的样子都哈哈大笑。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地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