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此种活动是由教师依据目标计划设计与组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此种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呈现主动活动参与状态,幼儿的主动性、活动性应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教育活动发挥积极的教育效果;教育活动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的,以鼓励幼儿的兴趣和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1.对教育活动组织与领导
(1)教育活动内容的确定应以本班阶段性的保教目标及幼儿现有水平和兴趣为依据,即强调选择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对教育内容选择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编排,以利于幼儿接受。
(2)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资源组织教育活动,不宜将幼儿关闭在活动室中,单纯依靠书本的材料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应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活动、感受,也可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景、物带进幼儿园中组织教育活动。
(3)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官活动,使幼儿的各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活动,有助于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幼儿可以获得直接、深刻的感受体验。
(4)在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不宜一律采取全班性的教育活动形式,也不宜无目的地变换活动形式。多种活动形式的采用,应有利于每个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应有的发展。
(5)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通过教师运用情景、实物、现场、演示、启发提问等教育手段与方法,让那个幼儿做观察、实验、操作、摆弄、表演等,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充分地参加活动.取得更佳的发展效果,改变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消极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在活动中学习。
(6)注重活动过程,使幼儿充分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用脑、用手、用口做活动,改变由教师包揽教育过程,由幼儿接受教育结果的做法。
2.幼儿教学活动的原则
(1)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
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领导的学习活动,幼儿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在学习浅显生活常识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智力、情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教学任务不仅是授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知识培养对生活、对现实、对待劳动和对待人的正确态度,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求知欲望,所以,幼儿的教学活动更要考虑教育性,要把智力、情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放在重要地位。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儿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直观性原则
这是由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幼儿认识事物、理解要求均是以感性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一方面幼儿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认识事物;另一方面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又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学习的内容。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感官,充分运用直观性原则,使幼儿通过视、听、嗅、触,获得鲜明生动的表象和直接经验。
(5)活动性原则
幼儿是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要为幼儿创立各种各样的活动环境。
3.教学活动的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直观、口授、练习和游戏等方法。
(1)直观的方法
直观的方法是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被认识对象的具体形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①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方法。
②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
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形象法,运用这种方法时,都要伴随语言的讲解。演示是老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或做实验给幼儿提供感性材料。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幼儿提供榜样。
③电教化手段
电教化手段是指运用幻灯片、录像、电影、电脑等手段进行教学。这种具体、生动、形象化的教学,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开阔儿童的视野。
(2)游戏的方法
游戏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以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教学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3)口授的方法
口授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讲述、朗诵。
①讲解,教师通过口语向幼儿陈述式地解释某事物的方法。
②讲述,运用语言叙述教材的方法。
③朗诵,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并配合一定的动作和表情,使文学作品更富于表现力。
④谈话法,教师根据一定的主题,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并做出回答的教学方法。
(4)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重复的操作练习,巩固知识、掌握简单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