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章考核目标】
1.了解:“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人的身心发展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2.识记: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特征,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动力观的主要观点;遗传素质、环境、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遗传素质、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性。
【本章知识点结构】
各知识点板块分述:
知识点一:人的身心发展概念
一、人的身心发展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与个别差异性。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知识点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的定义
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遗传素质作用的性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2)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的定义
2.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3.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
(1)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重大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定义: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从意识方面来讲,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从外部表现来看,体现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
人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发展的内因,环境与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知识点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2.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人的发展。
(2)发掘人的潜力。
(3)提升人的价值。
(4)健全人的个性。
二、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性
1.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2.“教育万能论”
知识点表格一:人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身心发展动力观 |
主要观点 |
代表人物 |
内发论 |
人的发展动力源自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的成熟机制决定的 |
弗洛伊德威尔逊 |
外铄论 |
人的发展主要源自外在的要求,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
华生荀子洛克 |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人的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良好道德教育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 |
知识点表格二: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人身心发展的基本 特征 |
含义 |
对教育的要求 |
举例 |
顺序性 |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 |
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
拔苗助长、陵节 |
阶段性 |
年轻一代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
“一刀切” |
不平衡性 |
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是不平衡的 |
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4-5岁视觉听觉 |
续表
人身心发 展的基本 特征 |
含义 |
对教育的要求 |
举例 |
互补性 |
身体技能的互补。 |
要求教育者要相信生理或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性发展;同时,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人的优势,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 |
长善救失某些残疾人的某些感官机能比常人更好 |
个别 |
每个个体在遗传、 |
教育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 |
因材施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