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基础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高频考点提要
1、学教育的概念、任务;2.小学教育发展特点;3.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素质。
高频考点速记
一、1、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慨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至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
1.先秦时期的小学教育
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三个阶段,该时期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见下表:
学校名称 |
教育内容 |
特点 | |
夏 |
庠、序、校 |
文字的读、写和数的计算。 |
目的在于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
续表
学校名称 |
教育内容 |
特点 | |
西 |
国学、乡学(塾、庠、洲、乡) |
德行、书数、射御、礼乐。 |
(1)以官学教育为主; |
春 |
私学 |
(1)私学兴起; |
2.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小学教育
秦汉至明清时期小学教育的相关重点内容见下表:
|
教育内容 |
特点 | |
秦 |
学室 |
识字和常识教育为核心; |
(1)文教政策:“崇法排儒”; |
汉 |
私人学馆(也称书馆) |
阶段一:识字教育(为主)、数学常识; |
盛行的识字教材主要是《仓颉篇》《史籀篇》以及《千字文》等。 |
续表
学校名称 |
教育内容 |
特点 | |
阶段二:培养思想道德和伦理观点(为主),识字教育。 |
|||
魏 |
私学 |
儒家经典(为主)、道家经典以及天文、历算等。 |
私学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多元化,较为发达。 |
隋 |
官立小学私立小学 |
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经学、文学。 |
文教政策:崇佛尊儒,兼重道教; |
宋 |
官学(贵 |
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
(1)文教政策:尊孔崇儒,提倡佛道,而崇尚理学为主要特点; |
续表
学校名称 |
教育内容 |
特点 | |
(3)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小学教育应先人为主、及早施教,并且认为小学教材应形象生动,能激发儿童的 | |||
明 |
官学(宗 |
以理学为主。 |
(1)私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识字、习字、读书以及作文; |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教育的等级性体现在统治者掌控着政权,社会地位决定了是否能接受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内容。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教育过程中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对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
各地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及官方网站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汇总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