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划分,可将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照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将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动机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其中,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的范围大小,即兴趣是否广泛,也叫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人的兴趣指向的是什么事物;
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性,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兴趣对人的动力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数学能力、文学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管理能力、绘画能力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项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活动,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可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已、细心或粗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
(六)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气质 类型 |
高级神经活动 |
高级神经活动 |
气质类型特点 |
胆汁 |
强、不 |
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 |
续表
气质类型 |
高级神经活动 |
高级神经活动 |
气质类型特点 |
多血质 |
强、平 |
活泼型 |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
黏液质 |
强、平 |
安静型 |
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 |
抑郁 |
弱 |
弱型 |
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
(七)人格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2)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俗话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价。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表现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②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时会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③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点 | 历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