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点3:世界科技发展史的主要成就以及代表人物
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5世纪)
15世纪中叶,以恢复古代文化为名义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意大利开始兴起,很快扩展到整个欧洲,同时它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它冲破了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牢笼,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创性地提出了“日心说”,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兴起。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太阳系行星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形的,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在物理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表《彗星天文学论说》,其首先测定彗星轨道,并预言周期为76年,1759年得到证实,称为哈雷彗星。
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二)第二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
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和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等,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前后,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信手段的发明。这些技术被迅速地应用于手工业,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7~20世纪初重要的自然科技成就见表4-1。
(三)第三阶段: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主要原因是:科学理论出现大突破: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这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典型代表。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冲刺卷汇总 | 《中学综合素质》各类试题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