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格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以寻求原始动机的满足为原则,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寻求不受约束的性、躯体和情绪的快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把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从出生到12~18个月左右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黏膜引起快感,此期间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来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大约从12~18个月到3岁左右此期间儿童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满足。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排便习惯的训练,他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排便行为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儿童在肛门期欲望的满足和他在大小便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的人际关系方式,对他未来的人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满足太少或过分满足均可导致发展的滞留,形成所谓肛门性格。
3.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
此期间儿童通过性器官满足原始欲望,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官的极大兴趣,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儿童这一阶段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对其将来性别特征的形成和对异性的态度及性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一阶段发生滞留或失败,可能导致将来的许多行为问题,如所谓的“性器官人格”。
在口腔期、肛门期和性器期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人格特征已形成。因此,5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
4.潜伏期:大约从5岁到12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中,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此时原始的欲望仿佛处于潜伏状态,在这一阶段,两性之间比较疏远。
5.生殖期:大约从12岁到成年
青春期是生殖期开始的标志,此时个体生理发展趋于成熟。在心理和生理上两性的差异日益显著,发展到成年阶段,主要的满足将来源于两性关系的建立。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良好的照顾和爱抚,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信的地方。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渴望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反之,如果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掌握新的任务。此时父母或教师认可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获得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嘲笑儿童的探索,或过多干涉,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个时期,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开始体会到能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教师和长辈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将增强儿童的胜任感,有利于形成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遭受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往往是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地整合起来,其所想、所做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不能整合,将会导致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延迟,产生同一性危机。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能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为一体,获得共享的同一性。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个体会变得冷漠,回避人际交往。
7.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能力,而主要是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一个人即使没有孩子,只要能关心、教育孩子也可以具有繁殖感;反之,其人格贫乏和停滞,这个人便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第一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卷 | 《中学教育知识能力》各类试题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