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
第七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命题点一 课程的定义
(一)课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从狭义上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二)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3.课程是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应用教学手段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命题点二 制约学习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生产力的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课程开设的门类是不一样的。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增多,课程的门类也越来越多。
②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③生产力对课程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它是通过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等中介来起作用。生产力本身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课程。
(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决定着课程的管理和课程的方向。
②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一定社会的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影响着课程内容、范围和有关思想道德课程的设立。
③政治经济制度对课程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它规定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在学校课程的映。
(三)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即使在社会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相近的一些国家中,在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上也具有差异性,体现了各国的特色。如东方各民族的教育注重培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欧美各国则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我国有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一门重要课程。
科学技术的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课程的门类、内容和结构。
②科学技术影响课程的程度,取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程度。
③科学技术对课程的影响,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特点对课程的影响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影响着课程的门类、程度(深度和广度)和编排形式等。同时,课程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在课程论的研究中,教材的编写要做到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统一。
(五)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
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制定起着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它是影响课程自身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对课程设计产生较大影响的课程理论有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综合课程论和结构课程论等,如泰勒的课程理论对课程的设计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命题点三 课程的分类
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所划分的类别也不同。
从课程的管理制度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按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可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按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其地位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下面主要介绍世界各国学校的九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迄今为止,传统的、占优势的课程理论就是学科课程论。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采用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①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
②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
③重视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学科课程的主要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把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继承人类经过实践活动、科学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利于学生社会生活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学科分得过细,不利于学生综合地把握世界的联系。
(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发展,从思想上可以追溯到卢梭,在19世纪后半期的“新学校”运动中开始出现这种实验或实践,到了杜威则形成了一套系统理论,而“设计教学法”则把这种活动课程论体现得最为完全。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学校的实验,都是根据活动课程和“设计教学法”的原则而进行的。20世纪50年代,曾对这种课程论进行过批判,但到60年代,曾出现过“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战斗任务带教学”等做法,实质上是体现了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①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
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③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活动课程的主要优点是重视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教材的心理组织,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很有效果。其缺点主要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传播人类文化遗产。
(三)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1912年,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实施综合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和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二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作广域课程。如社会研究课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内容。三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的课程,叫作核心课程。如以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社会组织与管理、娱乐和审美活动等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主题设计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具体做法是:在一定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这个中心就是核心。
综合课程论倡导的综合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其优点在于它有利于促进知识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缺点主要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
(四)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隐性课程一般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教科书中隐喻的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它们能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的影响。
一般地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
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它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
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隐性课程是建立在无意识心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影响。
第二,空间的广泛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处处受到隐性课程的影响。
第三,内容的全面性。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态度和意志等方面。
(五)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往往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统一要求,带有统一性和强制性。
(六)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是否学习的课程。它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而设计的,具有选择性和多样性。
(七)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级课程。它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强调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发展性,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八)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它是一种为突出地方特色与地方文化,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具有区域性和本土性的特点。
(九)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全真卷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习题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小学综合素质》提分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