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二节 小学生的学习
命题点一 学习的内涵
(一)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①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如用筷子吃饭、会骑自行车等,而且还包括从不会用筷子到会用筷子,从不会骑自行车到会骑自行车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②此处所说的“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如读书、写字,也包括思想、观点的获得这样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③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此处所说的“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等,不能称之为学习。
④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由适应、疲劳、药物等也能引起行为变化,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成绩暂时提高,但这样的行为变化是比较短暂的,不能称之为学习。
⑤此处所说的“行为变化”,既包括由坏向好的变化,也包括由好向坏的变化,养成好习惯与坏习惯,同样都是学习。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③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⑤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命题点二 学习的分类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不同的心理学家依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多种分类学说:
①从学习主体来说,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②从学习结果来说,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③从学习意识水平来说,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④从学习性质与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⑤从学习内容来说,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命题点三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饿猫取食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①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如:实验中的猫要处在饥饿的状态,做好取食的准备。
②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如:实验中,要对猫的开笼取食行为进行反复的练习。
③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如:实验中,当饿猫成功出笼,要给予它食物,进行反馈。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某种奖励、奖品等),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的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的出现的概率。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2)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这个过程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他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相关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全真卷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习题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小学综合素质》提分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