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点四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内涵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
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其一是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相对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强烈的新异性与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其二是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一些不具有新异性的事物,由于其与人的知识经验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能满足人们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需求,也将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其三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的承认或内在的满足等积极情感体验,对于其学习的稳定性而言,也会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感到乏味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内心鼓励自己:“这个地方我没有学懂,再努力一把试试,学会了一定很有趣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这样能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内容就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因此,教师除了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外,更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比如语文的文情诗意,数学的逻辑思维,体育、音乐、美术等的美感教育等。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新且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之后,就会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是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必要时给以指导,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困难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在第一课堂中,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关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在第二课堂中,使学生能及时接触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广泛的学习与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化枯燥为有趣。各科知识既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有平淡无奇、稍显枯燥,但却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练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使学生感到有趣,教师就应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出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逐步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有趣顺利地过渡到乐趣以及志趣阶段。
命题点五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的、主动化了的、持久的学习行动方式,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
1.学习习惯的广泛性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广泛表现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教材,以及应用教材等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属于学生方面的预习、听课和巩固运用三个基本环节,都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支配。贯穿在学习各个环节的思维、记忆、注意、观察等心理品质,都需要学习习惯的参与。
2.学习习惯的实践性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反过来又作用于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性是学习习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指各种基本训J练,简单来讲,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维、操作,以及一定的生产劳动和一定的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不同于机械地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
3.学习习惯的阶段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控制性和坚持性较差,他们往往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影响、支配和监督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经验的增加,中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开始形成,已经对学习的社会意义开始理解,自觉性和坚持性已经开始表现出来,自制力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高年级儿童的学习习惯受外部力量影响和支配的程度会降低,而更多受到自身内部的动机、需求等的影响,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等来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
4.学习习惯的模仿性
模仿性强,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几乎都具有模仿的因素。
小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来自三方面:一是教师的行为习惯;二是同伴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家庭、社会、电视、电影和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模式。
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榜样示范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儿童提供良好的习惯范例,一方面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独立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避免由于盲目模仿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是主渠道,教师一定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
2.课堂中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将目标转化成课堂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教师始终要以欣赏、激励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比如用赞许、表扬、奖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为学生搭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舞台。如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演讲、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学习,形成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好习惯。
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和家长搞好配合,引导家长和学校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点及方法也不同。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应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孩子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不仅能激励学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习贯,预防和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方面,更能使学生抑制自身消极的习惯,懂得行为的对错,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和善恶观。
相关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全真卷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习题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小学综合素质》提分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