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点五 班级非常规管理
班级非常规管理通常是指偶发事件及其处理。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的,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的事件。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偶发事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偶发事件有很多种,主要有不可避免的自然原因带来的天灾人祸,外来人员的干扰产生的安全和秩序问题,各种情况下如人际冲突、恶作剧等造成的学生意外伤害,心理原因造成的学生出走、自残自伤或自杀事件等。
偶发事件一般有几个特征:一是偶然性,事件出乎人们的意料,频率比常规管理的各种问题低得多:二是突发性,在教师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三是爆炸性,一旦发生,就会产生爆炸效应,引起连锁反应,对正常秩序的冲击力极强;四是紧迫性,发生偶发事件往往要求班主任迅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抓住时机,妥善解决。偶发事件因其特殊性,故而不能依赖常规办法解决,需要班主任快速、机智地给以特殊处理并加以化解。
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控制感情,沉着冷静。偶发事件往往容易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有些是在行为失控的情况下发生的,需要班主任以冷静的态度采取果断措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或蔓延。
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在稳定事态或控制局面之后,班主任要多方调查研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滥用奖惩手段。
再次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班主任要按照偶发事件处理程序,及时与年级或学校管理者取得联系,汇报事件的基本情况,借助学校集体的力量来共同解决,而不是孤军作战。同时,认真总结,从偶然中找出必然,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并把偶发事件当作教育契机,使全班同学从事件及事件处理中受到教育。
命题点六 班级管理的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一)激励法
激励法就是鼓励和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努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方式与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激励法有:评语激励法、物质激励法、精神激励法、信息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理想激励法、信任激励法、情感激励法、竞争激励法、制度激励法、压力激励法、环境激励法,等等。
(二)扬长避短法
“扬长避短”,顾名思义,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最大效率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发挥潜力,扬其长处,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三)惩罚法
惩罚法是指对学生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中的不良动机和问题行为进行处罚和制止的班级管理方法。而教育上的“良性惩罚”是一种以爱为基础,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底线,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健康发展、有效地遏止不良行为为目标,与“赏识”相一致的一种教育方式。
(四)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发现学生在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它包括以下五种方式:
①个别谈话
②书面交流
③网络沟通
④亲情辅导
⑤自学领悟
(五)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就是人们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暗示序列,通过学习,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加速和有效地实现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暗示作为一种心理影响力,具有间接性和含蓄性的特点。它避开了直来直去、开门见山的做法,以旁敲侧击、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教育信息,减少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和情感障碍,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六)批评法
批评法是指对学生的错误思想意识、不良心理品质、消极行为表现的否定性评价,以制止学生偏离预期方向的教育管理方法。批评是一种正面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控制不良心理行为。
(七)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是指激发人的有益行为,并使之重复出现,或抑制、中止其有害的行为,使其不再发生的一种方法。行为强化法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行为科学把增加重复某一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手段叫正强化,把抑制某种行为并使之不再发生的手段称为负强化。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全真卷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章节习题
2016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小学综合素质》提分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