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复习指导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2016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命题点:幼儿保健基本知识

来源:考试吧 2016-10-21 11:25:08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6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命题点:幼儿常规教育”,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请访问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点击查看: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命题点汇总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三节 幼儿保健基本知识

  命题点1:幼儿卫生保健基本知识

  1)勿过多食用冷饮。过多摄入冷饮会引起小儿胃肠道疾病,也可伤害牙齿。冷饮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二三十度。胃黏膜受到过冷刺激后,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胃内分泌紊乱。胃酸、胃酶分泌锐减,使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

  2)慎用驱蚊药:以防夏季哮喘或中毒反应。

  3)科学使用空调、电风扇: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

  4)注意小儿皮肤护理:避免出痱子。

  5)不吃生瓜果、生菜: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虫卵,吃进后可在人体中生长、繁殖,到秋季时,虫卵变成成虫,是小儿罹患肠虫症、胆道蛔虫症等的主要原因,小儿不宜食半生食品,如涮海鲜产品、肉等,吃半生的淡水海螺、螃蟹等可感染上肺吸虫病。

  6)夏季通风:开窗睡觉时注意不要有对流风,空调的冷风口和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小儿吹,尤其在小儿出汗时更应远离风口。

  7)要经常饮用白开水。

  8)防止小儿中暑:夏季要让室内通风,即使有空调的房间,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玩耍,多饮水。

  9)合理膳食: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多补充维生素C,常吃粗粮、杂粮,多吃自然糖分的食物等。

  命题点2:幼儿营养保健知识

  营养是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保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营养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营养素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其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机体所需要的热量,故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1.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任何一个细胞、组织和器官中都含有蛋白质。其中,又以肌肉和神经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最多。肌肉干重(不计水分)的75%为蛋白质,大脑干重的50%为蛋白质。并且人脑功能越复杂的地方蛋白质含量越多。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一方面需要蛋白质构造新细胞、新组织,另一方面需要蛋白质不断修补和更新组织。在人体受到损伤时,更需要蛋白质参与修复过程。蛋白质通过构成一些重要的物质如酶、激素、抗体来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产热营养素,但它不是主要的供热物质。

  (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食物来源

  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应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量就是看食物蛋白质的绝对含量,质就是看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齐全,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是否合适。比如,从量上来看,每500克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粮谷类为40克,肉类为80克,蛋类为60克。粮谷类与蛋类和肉类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蛋类和肉类蛋白质内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比例适当,它们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就大大高于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般来讲,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于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但是,在植物性蛋白质中,豆类蛋白的营养价值与动物性蛋白相类似。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称为“优质蛋白”。在幼儿的食物供应中,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供给蛋白质3~3.5克,要求优质蛋白占每日所需蛋白质总量的50%左右。蛋白质良好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都是蛋白质良好的食物来源:如果将几种蛋白质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八宝粥等。

  2.脂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所组成,类脂是磷脂、糖脂、固醇等物质的总称。脂肪可提供机体能量,在饥饿和饱食情况下会发生变动,又称为“动脂”;类脂即使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变动,称为“定脂”。

  (1)脂类的生理功能

  ①构成机体细胞。在细胞膜中都存在着类脂层,神经纤维的髓鞘主要由磷脂所构成,固醇是固醇类激素的重要原料。

  ②储存能量,保护机体。脂肪以脂肪细胞的形式分布在皮下、腹腔等处,储存能量,保护机体。一方面,在身体饥饿的情况下脂肪分解释放能量满足机体需要。另一方面,脂肪可以保持体温,抗御严寒,减少摩擦、撞击和震动,保护机体的重要脏器。

  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只有溶于脂肪才可以吸收,所以,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很慢而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每日膳食来提供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其作用在于:为儿童生长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能够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预防动脉硬化;可以保持皮肤血管的通透性,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减少血栓形成。

  (2)脂类的食物来源

  各种食物中都含有不同量的脂肪和类脂质。一般来讲,植物油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较多。营养价值较高,动物油中必需脂肪酸较少,营养价值较低,可以适当食用,如果将两者搭配食用效果更好。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按分子结构划分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等)。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能量。碳水化合物是最好的供能营养素,它具有价格低廉、进入体内释放能量较快、在体内代谢较为简单等优点。

  ②构造机体组织。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

  ③节约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可以首先满足机体对热量的需求,减少蛋白质的过多分解,可以保证蛋白质充分发挥自己的生理功能。

  ④提供纤维素。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所消化,但能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量,利于排便,缩短粪便和代谢毒素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可以预防便秘、动脉硬化、结肠炎、结肠癌、胆结石等疾病。

  (2)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很广,如粮谷类、薯类、根茎类、蔗糖、乳糖、蜂蜜、蔬菜、水果等。其中,粮谷类、薯类、根茎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蔬菜、水果是纤维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4.热量

  热量就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它主要来自于三大产热营养素。

  (1)幼儿对热量的需要

  ①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18℃到25℃的温度下,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所消耗的热量,它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所需的最低热量,基础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儿童高于成人。

  ②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因摄食所消耗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③活动。活动需要消耗热量,这是人体的一项较大的热能消耗,它与人们的活动量成正比。

  ④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幼儿特有的热能消耗,与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

  ⑤排泄废物。

  (2)热量的食物来源

  热量来自于三大产热营养素,其个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热能来源。对于幼儿来讲,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每日的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15%、25%~30%、55%~60%。粮谷类、薯类、根茎类是热能的良好来源,蔗糖等不适于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5.无机盐

  无机盐在食物中分布很广,一般都能满足人体的需求,只有几种容易缺乏,在儿童时期容易缺乏的无机盐主要有钙、铁、锌、碘。

  (1)钙

  ①钙的生理功能。钙是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无机盐之一,人体钙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中。钙是骨骼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主要物质,幼儿骨骼中的钙1~2年更新一次,成人10~12年更新一次。钙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另外,钙还可以激活多种酶并参与血凝过程。

  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食物中钙含量较为丰富,但由于食物中有许多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钙的吸收率一般较低。食物中有利于钙吸收的物质有谷类和豆类中的草酸、蔬菜中的草酸、动物食品中的脂肪、维生素D、乳酸和膳食中丰富的蛋白质等。

  ③钙的食物来源。钙的食物来源首选牛奶,它含钙较高,吸收率也较高。其次是豆类、豆制品和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芹菜等。海产品如小虾米、小鱼干、紫菜等也是钙的较好来源。菠菜含钙量丰富,但草酸含量太高,其中的钙难以吸收。

  (2)铁

  铁是体内的微量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是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无机盐之一。由于谷类中的植酸和蔬菜中的草酸影响铁的吸收,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一般较低,植物食品中铁的吸收率均在10%以下,动物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高,吸收率在11%~22%之间。食物中的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铁的食物来源是猪肝、猪血、瘦肉、鱼类等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中的黑色食品如黑木耳、海带、发菜、黑豆、黑芝麻以及芝麻酱、淡菜、黄豆等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较低。乳类含铁极少,乳儿喂养必须在4~6个月及时补充铁。

  (3)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参与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味觉的维持、创伤愈合和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锌的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食欲减退、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高蛋白食物含锌量较高,海产品次之,蔬菜和水果普遍含锌不高。

  (4)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合成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碘缺乏病。假如胎儿期缺碘就可能造成最严重的碘缺乏症——“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有许多“亚克汀病儿童”,这些儿童外表上也许没有什么异常,但智力却不同程度地低于正常人。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海虾、海鱼、紫菜等。在缺碘地区,除了食用海产品以外,还应该食用碘化食盐,孕妇适当服用一些碘制剂。

  6.维生素

  维生素不能供给热量,也不能构成机体组织。在体内虽然含量极微,却是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所不能缺少的物质。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幼儿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等。

  (1)维生素A

  维生素A与正常视力有密切的关系,是维持视力所必需的物质。另外,维生素A也是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全、生长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A的直接来源是动物性食品。肾、心、肺、胰腺、乳类及禽蛋等食品含维生素A较为丰富。维生素A的间接来源是各种有色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一般橙黄色、深绿色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胡萝卜素较多,如菠菜、豌豆苗、胡萝卜、芒果等。

  (2)维生素D

  维生素D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与机体的钙、磷代谢密切相关,它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对骨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皮肤上有一种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变成维生素D。所以,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D。在食物中,动物肝脏、蛋黄、奶油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

  (3)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参与糖类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维生素B1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食物,它存在于这些食物的外皮上,如果加工过细,就会丢失许多,所以标准米面的营养价值大于精白米面。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容易被破坏,在煮粥时不要加碱。

  (4)维生素C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合成,参与胆固醇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铁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C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就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猕猴桃、柑橘、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

  7.水

  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人体丢失20%的水就会有生命危险。新生儿体重的80%是水,幼儿体重的65%是水,成人体重的60%是水。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代谢的媒介,起着运输、润滑和调节体温的作用。儿童对水的需要相对比成人多,应让他门及时喝到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另外,幼儿的饮食中,必须有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各种营养素之间应保持平衡关系。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供给量的比例要保持1:1.2:4,不能失调。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获取2016一次通关技巧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10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历年教师真题试卷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章节习题汇总 | 《幼儿保教知识》全真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章节习题汇总 | 《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汇总

  2016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幼儿保教知识》各类试题汇总

  2016教师资格科目、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汇总最新文章| 技巧|试题|资料精选汇总热点文章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