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歌曲《大鼓》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技能指导部分】
一、识音谱
识谱包含看调号和拍号,简单的进行唱谱,找到适合的音高与旋律,唱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本篇乐谱是F调,四二拍,在唱谱时旋律变化比较简单,考生可以先唱两遍乐谱,再试着唱准确的歌词。
乐谱上的力度符号分别为:f--强,mf--中强,p--弱。
二、弹奏准备
1.坐姿
考生应抬头挺胸端坐于琴椅的二分之一处,双腿并拢,不塌腰拱背。
2.手型
考生应将五指分开置于琴键上方,手掌呈握鸡蛋中空状,手背与小臂保持齐平,小臂放松,手指撑起,不压手腕。
3.演唱
考生在演唱歌曲时应深情并茂,微笑演唱,喉头放松,口腔打开,注意发声位置,与考官有眼神的交流沟通。
三、伴奏和弦
考生应根据歌曲调性选择柱式和弦“1 3 5”,左手弹伴奏。
四、试讲准备
考生应在备课室提前制作音谱图谱,使活动试讲过程丰富多彩。
【活动设计指导】
大 班歌唱活动《大鼓》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音乐的旋律,了解2/4拍的音乐节奏。
2.技能目标:能够完整演唱歌曲,用小鼓拍打节奏,能以“小手大手”为歌曲创编歌词。
3.情感目标:喜欢参加音乐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音乐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能够跟随音乐拍打节奏。
2.活动难点:能完整演唱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歌词。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鼓若干,音乐图谱,钢琴。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创编歌词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发声练习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发声练习,演唱歌曲《大公鸡》,做好活动准备。
师: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叽叽,小鸭怎么叫,嘎嘎嘎嘎嘎,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一起演唱吧!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完整弹唱歌曲,幼儿倾听,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教师完整演唱,幼儿倾听。
(2)教师启发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歌词大意。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中的小鼓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大鼓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2.教师带领幼儿拍打节奏,使幼儿了解2/4拍的歌曲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用拍手和拍肩的形式跟随音乐拍打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按照2/4拍的强弱规律,用拍手拍肩打节奏。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打击节奏,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吧!
(2)教师带领幼儿使用小鼓敲击节奏,并强调规则,集体练习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当小鼓发出声音时我们应该轻轻的敲击,当大鼓发出声音时,应该稍微用点力气敲击。
(3)幼儿分组练习敲打小鼓并演唱。
师: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请男生组演唱大鼓,女生组演唱小鼓。
3.教师组织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提升活动难度。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拍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拍拍小手,拍拍桌子,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2)运用歌曲节奏,组织幼儿边打节奏边演唱创编歌词。
第一句:拍一拍桌子,咚咚,拍一拍小手,啪啪啪
第二句:拍一拍桌子,拍一拍小手,咚咚,啪啪啪。
(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大风吹》。
教师说出“大风吹”,幼儿询问“吹哪里”,教师回答“吹鼻子/吹眼睛/吹头发等”,休息放松。
五、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将活动延伸到家庭,请幼儿为家人表演所学歌曲。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下面开始我的回答:
我设计的这项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够感知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跟随音乐拍打节奏。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幼儿练习用拍手和拍肩膀,敲击小鼓的多种方式不断练习拍打节奏,熟悉歌曲的旋律,手脑并用,并分组练习演唱,突出了活动的重点。
这项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完整演唱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歌词,中班幼儿已经具有根据相似的情境为歌曲仿编歌词的能力,但是归纳总结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在学完歌曲后,巩固提升歌曲学习难度,促进幼儿歌唱能力发展。
教师应在活动中突出重点内容,一步步攻破活动难点,为幼儿设计更多科学有趣的活动。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考官。
2.幼儿园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哪些能力?
【参考答案】
下面开始我的回答: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
首先,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演唱歌曲,使用相关的工具,创编相应的动作完成演唱,在表演过程中手脑并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其次,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范唱,播放音频,幼儿自己演唱等形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拥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使幼儿喜爱音乐活动,提升音乐感受能力。
最后,幼儿通过教师的启发提问,分享表达自己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说出与歌曲相关的事件,都促进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对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发展作用非常大。
所以,我认为幼儿期的音乐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为幼儿设计符合他们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活动。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考官。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小蚱蜢学跳高》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蚱蜢的基本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仿编。
3.情感目标:体验儿歌活动的快乐,喜欢表演儿歌内容。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体验儿歌活动的快乐,尝试完整朗诵儿歌。
2.活动难点:根据儿歌内容进行仿编,与儿歌韵律相符合。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蚱蜢跳上狗尾巴草的图片,《走路歌》音频
2.经验准备:有见过蚱蜢的经验,学过《走路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歌曲导入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走路歌》边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还会模仿哪些小动物的走路呢?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有关小蚱蜢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走路的吧。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都听到,小蚱蜢是跳着走路的,它呀想学跳高呢,那在儿歌里
(1)它是怎么跳上去的?哪位小朋友可以模仿一下?
(2)跳上狗尾巴草的小蚱蜢是不是很神气?它怎么说的呢?
(3)可是结果呢,小蚱蜢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小蚱蜢摔跤的样子吧。
2.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儿歌内容,师幼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1)教师展示小蚱蜢跳上狗尾巴草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复述儿歌内容。
(2)教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动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3.教师带上青蛙头饰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仿编
(1)幼儿分组讨论进行仿编,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看,老师现在变成小青蛙了,它也想学跳高,我们一起学儿歌说一说,小青蛙怎么跳高的,老师先来:小青蛙,学跳高,一跳跳到荷叶上。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小青蛙,还有那些小动物想要学跳高呢,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说一说吧。
(2)教师分发头饰,一起表演仿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总结结束
教师小结:小蚱蜢学跳高的时候,光顾着骄傲,没有注意到小草又尖又滑,结果就摔了个大青包,小朋友们在玩耍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学小蚱蜢哦。
五、活动延伸
下次体育活动,我们一起来比比跳高,看看哪个小朋友跳的又高又稳。
【答辩题目解析】
1.针对此次活动你怎样帮助幼儿仿编儿歌?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回答:
首先通过教师完整朗诵,引导幼儿为儿歌配动作,在表演中帮助幼儿理解儿歌,通过展示直观教具-图片,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然后,教师再通过扮演其他小动物,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跳高,在孩子原有经验基础上,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内容。而且,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表演自己仿编的儿歌,既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又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幼儿的表演力。
谢谢考官,考生作答完毕。
2.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学的是否为本专业?
【参考答案】
感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学的是学前教育本专业。在大学期间我系统学习了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我参加本次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帮助我通过了笔试,也给了我参加面试的勇气和自信。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我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的老师,这一直是我的梦想。因为我很喜欢与幼儿一起玩耍,和幼儿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快乐,就像回到童年一样,温暖又纯粹。所以,我选择致力于学前教育事业,只有具备专业素养,才能有机会和孩子们近距离的在一起,和他们共同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片未耕耘的花田,守护这片花田,陪着幼儿开出花来,于我而言,便是快乐美好的。
谢谢考官,考生作答完毕。
故事《萤火虫和星星》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故事活动《萤火虫和星星》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助人为乐的道理。
2.技能目标:能跟随故事情节进行想象,运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故事的内容。
3.情感目标:喜欢听故事,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2.活动难点:喜欢参加故事活动,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虫儿飞》、故事插图、萤火虫和星星的头饰若干。
经验准备:知道萤火虫会发光的特点,会唱《虫儿飞》的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歌曲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虫儿飞》,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萤火虫和星星。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星星和萤火虫的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展开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倾听。
(1)教师绘声绘色地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幼儿思考并回答。
师:小朋友们,故事中你听到了谁啊?萤火虫和星星谁会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呢?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画好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图一:萤火虫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可是星星在干什么呢?
图二:萤火虫见星星不会动,对星星说了什么?
图三:这时候有谁来了?星星是怎么做的?萤火虫为什么会感到不好意思?
小结:星星发光是为了为别人指路,萤火虫知道后觉得不好意思。
3.巩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思考互动。
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平时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教师根据孩子说出来的事迹,引导孩子理解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让孩子们爱上互相帮助,正视别人的优点。
4.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复述故事,针对能力较强幼儿,请其尝试独立复述故事,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音乐游戏:找朋友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成两组,萤火虫组和星星组,教师分发头饰。播放音乐,请萤火虫组的幼儿边飞边找到星星组的一位好朋友,音乐停止,两位好朋友握手并拥抱,音乐再次开始,萤火虫可以寻找下一位好朋友,每次的好朋友不可重复。
2.幼儿愉快游戏,教师指导。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美工区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萤火虫。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在试讲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下面开我的作答。《纲要》中幼儿语言领域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的活动重点是理解故事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在试讲中,我通过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为故事配插图及向幼儿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并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谢谢考官的聆听,我的回答结束。
2.评价今天的试讲表现。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下面开我的作答。今天我试讲的整体表现如下:我认为今天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首先,我的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内容比较新颖,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今天我稍微有点紧张,并且在活动中没有顾及到每一位幼儿,在下一次活动中,我争取做到以幼儿为主体,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绘画《熊猫宝宝与熊猫妈妈》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绘画活动《熊猫宝宝与熊猫妈妈》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参加绘画活动的乐趣,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熊猫”的绘画,掌握椭圆的画法。
3.认知目标:知道熊猫的生活习性,感知熊猫的外貌特征。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熊猫的外貌特征,能够独立画出熊猫的外貌特点。
2.活动难点:体验展示绘画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乐于参加绘画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记号笔、油画棒若干,熊猫模型一具。
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画出闭合的圆,有去动物园看过熊猫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谜语导入
教师有节奏的说出有关熊猫的谜语,引发幼儿进行猜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谜语:西边来了一个怪,戴副眼镜好气派,拿着竹笛不去吹,张着嘴吃起来。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我们的这位新朋友是谁呀?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熊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外貌。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熊猫模型,引发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说出熊猫的外貌特征,教师总结熊猫的样子。
师:熊猫妈妈的脑袋是白色的,但它的耳朵和眼睛是黑色的,就像戴了副墨镜一样十分的帅气。它还有白白的、胖胖的肚子,手和脚却是黑色的。屁股上还长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
2.教师传授幼儿绘画技巧,展现幼儿想象的熊猫。
(1)教师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将熊猫的眼睛、耳朵及四肢粘贴在画板上。
师:今早起床后熊猫妈妈来到镜子前,发现自己的全身都变白了。这可把熊猫妈妈给急坏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熊猫妈妈找回它丢掉的黑色吧。
(2)教师将幼儿想象的熊猫进行展现,传授绘画技巧。
师: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熊猫妈妈成功找回了自己的黑色,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熊猫妈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但前提是小朋友们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熊猫宝宝。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如果你变成了小猫宝宝,你会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介绍绘画材料,提出注意事项。
师:油画棒宝宝是一个任性的小朋友,我们不能用它使劲地揉搓纸宝宝,也不能将它对着其他的小朋友。
(2)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请幼儿大胆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
(三)结束部分——游戏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大灰狼与熊猫宝宝》。
游戏玩法:根据老鹰捉小鸡游戏改编,将原游戏中地老鹰变为大灰狼、鸡妈妈变为熊猫妈妈、小鸡变为熊猫宝宝。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熊猫妈妈一起做游戏吧。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至家庭之中,引导幼儿回家后与父母绘画熊猫家地其他角色。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你的活动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通过以下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采用的是谜语导入的形式。使用谜语作为导入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设置悬念,引发幼儿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集中注意。
其次,幼儿的思维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活动中出示了熊猫的模型玩具供幼儿把玩和观察,让幼儿操作中的过程中集中注意。
最后,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设置了两个游戏,通过快乐的游戏可以是幼儿集中注意,保持其学习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考官!
2. 在我国幼儿园中为什么要实行保教结合?
【参考答案】
考官您好,保教结合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一条特殊原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是幼儿身体发育上的不成熟。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体的很多方面都还未发育成熟,在生活中难以做到自理。比如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较差,在活动中经常受伤,需要教师的看护。
其次是幼儿心理发育上的不成熟。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一点便是幼儿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的情绪有不稳定、较为外露、影响大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注意法、消退法等方法来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是幼儿社会性上的不成熟。当幼儿同伴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难以靠幼儿自己解决,需要教师的帮助来缓解同伴关系。
综上三个方面,我国应在幼儿园中实行保教结合。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各位考官!
游戏《向上跳跃游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体育活动《向上跳跃游戏》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游戏规则,知道在游戏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原地纵跳的动作要领,能够纵跳用手触物;
3.情感目标:喜欢参加体育游戏,体验纵跳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游戏的规则,能够纵跳用手触物;
2.活动难点:在游戏进行过程中,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红色、黄色场地标记,挂有纸球的渔网,沙包;
2.经验准备:幼儿之前了解过袋鼠跳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导入
1.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做热身操《拉个圆圈走走》。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最先站好。拉个圆圈跑跑,拉个圆圈跑跑,跑跑跑跑,跑跑跑跑,看谁最先蹲下。
2.创设情境,介绍向上跳跃的动作要领。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小袋鼠的游戏,小袋鼠是怎么跳的?怎么才能像小袋鼠一样跳的高呢,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吧!
(二)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1.游戏:袋鼠跳高
(1)所有幼儿场地内散开。
(2)幼儿尝试在原地向上跳跃,探索如何才能跳得更高。
(3)幼儿分享经验,教师总结。
师:先身体向下蹲,双脚并拢,膝盖弯曲,起跳时,脚后跟逐渐离开地面前脚掌发力,纵身向上,同时手臂从下面往上面挥动。
2.游戏:袋鼠摘苹果
(1)两名教师配合将挂着苹果(纸球)的渔网撑开。
(2)将幼儿分成两组,在一分钟内向上跳跃采摘不同高度的苹果,将苹果放入小组的框子,摘下苹果数量多的小组胜利。
注: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避免同伴之间推挤、撞到。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3.游戏:躲避炸弹
(1)所有幼儿分成三组,站成三列横队。
(2)讲解《躲避炸弹》玩法:第一二组幼儿分别在黄、红线标记处手拿沙包炸弹,沿地面轮流向前方滚沙包;第三组幼儿站在红色与黄色标记线内原地跳跃躲避炸弹,脚踩炸弹或被炸弹碰到,受伤离开场地。中间的幼儿均被击中后,与其中一组互换。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三)结束部分——放松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小雪人融化了》。
小雪人、手拉手,走走走,转个圈。小雪人的头融化了,小雪人的肩膀融化了,小雪人的胳膊融化了,小雪人的腿融化了,小雪人的全身都融化了。
五、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幼儿回到家里,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设计的游戏适合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
【参考答案】
跳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小中大班均有设计。小班幼儿已经能够进行跳跃,但是动的过程中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不好,到了中班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本次设计的游戏主要是让幼儿掌握向上跳跃的动作要领,并且幼儿能够跳跃触物,它更适合中班的幼儿进行,因此我根据这一特点组织中班的幼儿进行原地跳跃触物游戏。
以上是我的作答,谢谢考官。
2.你设计的游戏能锻炼幼儿哪方面的能力?
【参考答案】
游戏是以向上跳跃这一动作为基础组织的,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跳跃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能力,同时在跳跃落地的过程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使幼儿的身体能够更好的适应外在的变化,锻炼灵活、应变能力。活动中在掌握了跳跃动作的基本要领之后,通过摘苹果这一环节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向上跳跃能力用手触物的能力,到躲避炸弹环节除了原地的跳跃还加入了让幼儿判断、应变的因素,锻炼幼儿的灵活性。
以上是我的作答,谢谢考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