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教师面试 > 正文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高中信息技术

来源:考试吧 2019-5-20 7:41:37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如期举行,考试吧在考后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面试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使用。祝大家面试顺利!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获取图像—用扫描仪扫描图像》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5月18日江西南昌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获取图像—用扫描仪扫描图像

  2.内容:

  了解扫描仪基本使用方法,并用扫描仪获取电子版图片。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2)要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设置学生动手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2.如何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丽的校园风光图片,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图片,设问这些图片是怎么得来的?学生会回答:数码相机拍照,手机拍的,网上下载的。教师总结:同学说的不全对,还有一些图片是老师用扫描仪扫出来的。同学们知道扫描仪怎么扫描图片吗?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用扫描仪扫描图片。

  ——引入新课——用扫描仪扫描图片

  (二)师生合作,分析任务

  教师进行演示扫描仪与计算机的连接,打开扫描仪的盖子时向同学们强调应轻开轻关。

  任务一:扫描仪的基本操作

  老师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步骤:

  ①打开扫描仪的盖子,把需要扫描的照片正面朝下放在扫描仪的玻璃上,把照片正面的右上角与扫描仪玻璃板的左上角对齐。

  ②打开一种图像处理软件,例如,执行“开始—程序—附件—图像处理”命令,打开“图像”窗口。

  ③执行“文件—获取图像(或导入)”命令,打开扫描窗口。

  ④在“色彩模式”选择框中选定“颜色”,在“输出分辨率”选择框中选定分辨率,如“400”DIP。

  ⑤单击“浏览”按钮,扫描仪开始预扫图片。片刻后原稿画面就会显示在窗口的浏览区中。

  ⑥拖动虚线框,适当调整扫描范围后单击“扫描”按钮,开始扫描照片。

  ⑦窗口中显示出扫描的图像时,把图像文件保存起来。

  学生演示时,发现并未呈现的电子版图像。根据这一情况,教师进行指导:“这位同学和老师扫描的图片是一样的,为什么电脑呈现图像呢?哪个步骤出现错误了?刚刚在老师演示的时候,强调照片一定要正面朝下并把照片放正。那现在你再来修改下。”学生自己改正,成功显示电子版图像,老师给予鼓励。

  任务二:区分分辨率

  教师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下,这位同学扫描的照片和老师扫描出来的照片图像的清晰度和颜色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同样的照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

  有的同学说颜色选的不对,有的学生说分辨率太大,有的还说分辨率太小。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现在同桌之间进行5分钟讨论,探究用不同的颜色模式和分辨率扫描同一幅照片时,比较图像效果,并填写书上表格,之后由代表进行回答。

  最后请学生派代表表达看法:“我组选用的是300分辨率和彩色模式比选用400分辨率和彩色模式的图片效果清晰度差些。我组选用的是黑白模式,显示出的图像就是黑白的。”

  教师总结:“同学们讨论的都很棒,根据现象哪位同学可以能帮老师总结下分辨率和颜色模式对图片有什么影响。”

  学生归纳后得出:分辨率越小,图片的清晰度就越小;用不同的颜色模式,显示出的图片也不同。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的归纳能力很好,所以说,我们在用扫描仪扫描图片的时候要合理选择扫描仪的分辨率和颜色,这样才能让我们电子版的图片更加清晰。

  (三)巩固提高

  四人前后为一组进行操作,教师下场巡视并指导。小组展示扫描的图片,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小结作业

  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电子版照片带过来扫描,下节课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扫描图像

  一、扫描仪 基本操作

  二、分辨率 颜色模式

  【答辩题目及解析】

  1.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能够说出电子版图像与扫描仪的分辨率和颜色模式的关系,会使用扫描仪获取图像。

  通过小组讨论的过程,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学生的演示,对扫描仪使用更加深刻,并将本节课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如何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参考答案】

  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显示的分辨率。屏幕分辨率确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的设置,以水平和垂直像素来衡量。屏幕分辨率低时(例如 640 x 480),在屏幕上显示的像素少,但尺寸比较大。屏幕分辨率高时(例如 1600 x 1200),在屏幕上显示的像素多,但尺寸比较小。

  显示分辨率就是屏幕上显示的像素个数,分辨率160×128的意思是水平方向含有像素数为160个,垂直方向像素数128个。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精细和细腻。

  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及防御》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5月18日甘肃兰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计算机病毒及防御

  2.内容: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我们把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料,并能自我复制、传播的程序,都归到“计算机病毒”的范畴之中。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我国在1994年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第二十八条中,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交流:

  (1)每3~5人为一小组,谈谈自己或身边发生过的因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将结果填写在表6-3中。

  表6-3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情况分析表

  

  (2)分析计算机病毒有什么样的特征,将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在图中列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任务:每3~5人为一小组,从下列活动项目中选择一项或几项开展活动,然后进行交流,总结出采用什么方法、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

  活动1:查找目前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

  活动2:上网查找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网站,列举你所知道的近年来传播范围较广、造成危害较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方法。

  活动3: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一种杀毒软件,学会及时更新病毒库,并利用安装好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扫描,查看有没有中毒,并列出病毒的名称和处理方法。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进行必要的板书设计。

  (3)试讲过程中涉及操作,进行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1.如何检测计算机是否感染了病毒。

  2.请简述什么是防火墙?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案例:1999年4月26日上午,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小王嚷着:“我的机器怎么死机了。”没办法,只好重新启动计算机,却发现显示器屏幕突然变成刺眼的蓝底的警告信息,然后又死机了。她着急得不得了,计算机里存放着很多重要的文件,而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呢。不一会儿,一些同事的计算机也出现了同样的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这时,能够上网的同事传出了坏消息,在一个网站有一则新闻报道称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计算机雜痪了,罪魁祸首是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CIH病毒。这一次CIH病毒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教师:“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往往很突然,而且计算机病毒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破坏我们的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获得答案。”

  ——引入新课——计算机病毒及防御。

  (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病毒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我们把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料,并能自我复制、传播的程序,都归到“计算机病毒”的范畴之中。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我国在1994年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第二十八条中,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之后请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或身边发生过的因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将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任务二: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教师通过PPT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展示出来,并且结合具体例子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别说明,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以及生活中的实际经历将其特点理解并掌握。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有: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藏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出发性。

  (三)巩固提高

  任务三: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

  以3-5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出采用什么方法、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越来越大,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针对计算机病毒的法律法规,以打击有意制造和扩散计算机病毒的行为。同时各国还加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技术研究,开发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和其他产品,尽可能减少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在日常信息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不要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以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

  (2)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可利用计算机病毒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3)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及时复制一份资料副本,当计算机系统受病毒破坏时,启用备份。

  (4)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修复;如损失了重要的资料,应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处理,尽可能保护有关资料。

  (5)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告,及时做好预防病毒的工作。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回去查看自己家里的计算机上的杀毒软件,并且查阅资料杀毒软件的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

  一、认识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答辩题目及解析】

  1.如何检测计算机是否感染了病毒。

  【参考答案】

  (1)计算机的启动速度较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机器出现无故死机现象;

  (2)桌面上的图标发生了变化;

  (3)桌面上出现了异常现象: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

  (4)在运行某一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经常报告内存不足;

  (5)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

  (6)音箱无故发生奇怪声音;

  (7)系统不能识别存在的硬盘,标题栏。

  2.请简述什么是防火墙?

  【参考答案】

  防火墙是用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或路由器等),在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以保护一个网络不受来自另一个网络攻击的安全技术。

  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之间,用来加强访问控制,免得一个网络受到来自另一个网络的攻击。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5月18日河南郑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信息的基本特征

  2.内容:

  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对人类活动又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任务:认真阅读以下几个例子,探讨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例1: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纷呈的奥运会节目。

  例2: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希望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便特别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激励销售人员。

  例3:国外某家超市的计算机自动收款系 下男人在家里看孩子,男人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观看足球一边喝啤酒,致使啤酒与尿布的需求量大增。于是这家商场干脆把啤酒与尿布摆到一起,让顾客顺手就能拿到,大大促进了销售。

  例4:李明很喜欢下象棋。一天,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可赛事早已结束了。

  例5:《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计令前来劝降的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曹操阅毕此书,即将两人斩首示众,致使曹军损失了通晓水性的将领,最后落败。

  交流:结合上述例子,谈谈信息有哪些特征,同学间相互交换看法。

  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通过书籍报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如同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而信息交流则不然,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伪信息;有些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有些则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造成。因而,对信息需要鉴别其真伪性。

  练习:讨论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学习和生产的常见问题。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进行必要的板书设计。

  (3)试讲过程中涉及操作,进行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

  1.信息的媒体有多种形式,请简单阐述并举例说明?

  2.信息载体依附性的特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对人类活动又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二)新知探究

  任务:认真阅读以下几个例子,探讨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例1: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纷呈的奥运会节目。

  例2: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希望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便特别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激励销售人员。

  例3:国外某家超市的计算机自动收款系 下男人在家里看孩子,男人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观看足球一边喝啤酒,致使啤酒与尿布的需求量大增。于是这家商场干脆把啤酒与尿布摆到一起,让顾客顺手就能拿到,大大促进了销售。

  例4:李明很喜欢下象棋。一天,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可赛事早已结束了。

  例5:《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计令前来劝降的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曹操阅毕此书,即将两人斩首示众,致使曹军损失了通晓水性的将领,最后落败。

  交流:结合上述例子,谈谈信息有哪些特征,同学间相互交换看法。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最后教师给出完整的总结:

  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通过书籍报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如同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而信息交流则不然,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6)真伪性。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伪信息;有些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上的不足导致;有些则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造成。因而,对信息需要鉴别其真伪性。

  (三)巩固提高

  根据所学的内容,从谚语、歇后语中讨论信息的某一特征。如:一传十十传百,信息的传递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信息的共享性。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讨论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学习和生产的常见问题?

  【板书设计】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答辩题目及解析】

  1.信息的媒体有多种形式,请简单阐述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信息的媒体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感觉媒体: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就能感觉到的媒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影视和动画等。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它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字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表现媒体: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和摄像机等输入媒体,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输出媒体。

  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感觉媒体和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纸张、胶卷、唱片、磁带和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传输媒体:是指用于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和光缆等。

  2.信息载体依附性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各地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笔试+面试)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 教师资格报名时间

  2010-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证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各地2019年教师资格证认定时间及认定通知汇总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pdf下载热点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