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上节课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了物质的形成,学习了像氯化钠这种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请回答什么是离子键?
【学生回答】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就叫做离子化合物,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离子键。
【提出问题】像H2、Cl2、HCl这些物质在形成时,两个氢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样,此时不能形成阴阳离子,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分析H和Cl的原子结构,思考Cl2、HCl分子的形成会与NaCl一样吗?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得失电子的能力相差不大,都不能从对方那得到电子,无法形成阴阳离子,所以没有离子键。
1.Cl2、HCl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两个氯原子结合生成Cl2分子,两个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相同,若都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气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来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都需要获得1个电子,所以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得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就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可以表示如下:
2.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根据教材内容,先指导学生阅读内容之后进行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什么?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什么?
【学生回答】共价键,共价化合物。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共价键的构成粒子和成键本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共用电子对。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共价键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非金属元素。
【提出问题】任何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都含有共价键吗?
【学生回答】不是,比如He、Ne等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3.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提出问题】氯气的形成过程与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一样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形成过程相同,而区别在于氯气中是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氯化氢中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提出问题】氯气中既然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是相同的,那么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是否会发生偏移呢?用同样的方法再来思考下氯化氢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像氯气是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会发生偏移,此时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而像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会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此时形成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学生讨论】①不是,比如氯化铵,铵根中含有共价键,但铵根与氯离子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因此根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应该属于离子化合物。
②再比如氢气,虽然含有共价键,但属于单质。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课下尝试用电子式表示氢气、氧气、氮气、氯化铵四种物质。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
通过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可以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够导电,但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是不能导电的。
2.对于本节课概念原理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你是怎么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
【参考答案】
首先先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写出H和Cl的原子结构,再引导学生分析Cl2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该如何形成。之后播放相关的动画演示图,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的描述HCl的形成过程,最后用电子式来表示。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安徽省芜湖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化学反应
2.内容:
人类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利用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化学反应的利用逐渐从经验走向理性,尤其是现在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实质的探讨,使人们对物质及其性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能科学地创造适宜的条件调控化学反应。这就为新物质的合成、新材料的研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化学反应的利用水平。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认识到化学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都有哪些应用?你知道日用陶瓷材料是利用什么原料通过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制得的吗?人造卫星里的燃料电池利用的又是什么化学反应?
各种陶瓷材料 装有燃料电池的人造卫星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媒体需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
答辩题目
1.简述一下化学反应有哪些应用?
2.简述一下如何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
【播放视频】人类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利用。
【提出问题】人类对化学反应有哪些利用?
【学生回答】新物质的合成、新材料的研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教师引导】化学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就来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回顾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又是如何分类的?
【学生回答】
①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是否可逆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③根据是否有电子得失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④根据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多媒体展示】陶瓷材料的制作和人造卫星的发射。
【小组讨论】这两种过程中主要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利用了化学反应?
【学生回答】陶瓷材料的制作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人造卫星的发射利用的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多媒体展示】各种新材料的图片。
【提出问题】学习过哪些制备新物质的化学反应?
【学生回答】①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②高炉炼铁;③氢氧化物的制备……
【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合成各种各样的物质。
【多媒体展示】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的实例。
【提出问题】化学能可以发生哪些转化?
【学生回答】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光能等。
【教师总结】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拓展提升
【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化学与能源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课下查阅资料,化学反应还有哪些应用。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
1.物质变化——制备物质
2.能量变化——提供能量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一下化学反应有哪些应用?
【参考答案】
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造丰富多彩的物质,将化学能进行转化从而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还利用化学反应开发出各种分析技术来确定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测定物质有关组分的含量等。例如,各种各样的物质的合成和制备,原电池,燃料电池等,病理诊断化验、药品质量鉴定、环境监测。
2.简述一下如何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参考答案】
1.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根据是否可逆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3.根据是否有电子得失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4.根据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答辩题目1.本课当中的实验涉及了许多铵盐,如何验证铵盐的性质?
2.结合本节课说一说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实施要求?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件,整个厂区都是白茫茫一片,方圆百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氨气。
【教师引导】氨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氨气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老师展示、学生观察】装有氨气的试管观察其颜色和状态,结合课本及新闻中提到空气当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得出氨气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回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老师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经试验测定,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老师提问】氨气溶于水的同时,是否能与水发生反应。(引导学生利用喷泉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喷泉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解释。
【师生总结】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压力瞬间减小,形成较大的压强差,烧杯中的滴有酚酞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老师提问】喷泉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显碱性。
【老师讲解】由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自行书写一下氨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答辩题目解析】
1. 本课当中的实验涉及了许多铵盐,如何验证铵盐的性质?
【参考答案】
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气与其他的化合物,所以可以通过加热铵盐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来进行检验。
2.结合本节课说一说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实施要求?
【参考答案】
本节课进行了关于喷泉演示的实验,在进行喷泉实验时要注意气满、瓶干、现象明显,在进行相应实验时必须遵循(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在教学之前我会经过提前的预演。(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这是顺利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操作规范,给学生以示范作用。(4)演、讲结合,启迪思维。教学中会抛出问题,如“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自主思考。(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演示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和实验装置应力求简易。(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化学实验中常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常会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师应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安全第一”思想。
相关链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