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篇文档,一篇是纯文字的文档,一篇是通过表格展示的内容,提问学生哪一篇更直观?
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带有表格的”。
教师:“表格可以让我们的文档更加简洁明了,那如何插入表格呢?”
——引入新课——插入表格。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插入表格
教师提出问题:有时候我们为了表示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在Word中插入表格,让我们的文档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如何插入表格呢?
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进行操作,教师对学生操作指导。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对,有的同学们说仍然是在插入选项卡中,我们试着来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师生共同总结插入表格的步骤:
1.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表格】按钮;
3.移动鼠标选择表格的列数和行数,如“2*8”,单击左键,文档中就插入了一个2列8行的表格;
4.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中,按提示输入文字内容。
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新建一个空白文档,插入一个“3*5”的表格)
任务二:增加与删除行或列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的表格不够或者是有多余的行或者列怎么办?”学生摇摇头,教师继续引导:“这时就需要运用表格的行列增删的操作了。”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操作,最后总结增加与删除行或列的步骤:
1.将光标定位到表格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2.在【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中,单击“行和列”功能区中的【在上方插入】按钮,在第一行的上方就插入了一行;
3.将光标定位到最后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4.单击【删除】按钮,选择【删除行】命令,最后一行就被删除了。
【在左侧插入】和【在右侧插入】按钮可以实现表格在某一列的左侧、右侧增加列的操作。同样,执行【删除】→【删除列】命令可以进行删除列的操作。
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对表格进行增加3行、删除2列的操作)
任务三: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为了表示内容的不同,我们需要调整行高和列宽来凸显内容。自主探究,学习一下如何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总结调整行高、列宽的步骤:
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两列表格之间的表格线上;
2.当指针变成“夹子形”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动,会出现一条虚线;
3.移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表格的列宽就发生了变化。
调整行高的操作相同,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吧!
(三)巩固提高
完成练一练的第三题,并对所做任务进行保存,展示给同学们看,对于设计的美观的表格的同学予以表扬,并对于小组加星奖励,也要鼓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作业:思考如何精确的调整行高和列宽,下节课一起交流。
【答辩题目及解析】
1.精确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参考答案】
(1)定位光标到某一行内。
(2)在【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中的“单元格大小”功能区中,在“高度”列表框中输入行高的具体数值。
(3)在“宽度”列表框中输入列宽的具体数值。
2.这节课这样设置板书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因为板书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板书会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本节课知识点的框架,而且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便于学生们的梳理。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时刻伴随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信息,说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时代。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信息是文字、声音、气味?还是图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介绍“信息有非常神奇的力量,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五彩缤纷,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走进信息,开始信息的探索之旅,从而引入新课——《信息时刻伴随我》。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信息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动画,引导学生观看,同时思考“从动画中播放的内容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并回答。学生回答:冰雪消融、草木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信息;人与人友好相处,是社会文明的信息;运动自如,是身体健康的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着信息。
教师继续在多媒体上展示有关交通信号的生活场景,并进行引导:“同学们都有过马路的经历,那么你是怎么知道何时停何时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红绿灯即交通信号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眼睛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医生听诊、海关缉毒、手摸盲文三个生活场景图片,并提出问题:从这些生活场景中能获取哪些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学生进行以同桌2人为一组进行3分钟的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提问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医生听诊:听诊的声音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耳朵听。
海关缉毒:是否有可疑物品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人类通过狗的反应判断。
手摸盲文:盲文的内容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手触摸。
教师进行引导:“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还有哪些与信息相关的活动?”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教师提问:既然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顺势引出信息的特征的讲解。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首先请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讨论总结后,请学生回答,并请其余学生进行纠正和补充。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规范,得出信息的特征有:信息的载体、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共享及信息的加工。
其中信息的载体是指信息必须依靠文字、图像、声音等才能被存储和传播,所以,文字、图像、声音等被称为信息的载体;信息的传递是指人与人之间可以靠语言、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社会活动可以靠报纸、杂志、图书、文件等来传递信息。现在还可以借助电话、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等方式来传递信息;信息的共享是指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别人,从他人处获取信息,这都是信息的共享,比如老师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师生可以共享这些知识(信息),同学之间也可以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信息的加工是指画图画、写作文、绘表格、做动画,这些都是加工信息,信息经过加工之后,其表达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巩固提高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信息的特征名称和具体的描述,请学生上台连线,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连。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说出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特点。
作业:请学生课后思考“除了教材介绍的特征之外,信息还有哪些特征?如何更加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答案。”
【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你说出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信息的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真伪性等。
普遍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
价值性: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信息的价值以信息价值为前提,信息需要不断更新。
共享性:信息本身可传递,具有扩散性,它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传递性: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信息都具有可传递性。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而衡量信息准确与否的标准是信息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程度。
2.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任务,然后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分析任务,在分析任务时采用老师演示,学生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最后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展示作品。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动机的驱使下,在教师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主动运用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任务完成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能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小学信息技术《神奇的体感世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玩儿过“切水果”游戏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切水果”的游戏,请你玩一玩,看看他和我们平时玩的游戏有什么区别?学生可能会给出可以通过肢体代替复杂的控制设备进行游戏,比较简单,继续提问学生,这样的“体感游戏”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神奇的体感世界。
——引入新课——神奇的体感世界。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胆小的鹦鹉
教师讲解Scratch可以侦测声音的功能,组织学生观察“胆小的鹦鹉”脚本,然后带领学生讨论如何实现让鹦鹉在空中飞行?最后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该操作,熟悉Scratch的脚本程序。
紧接着教师继续追问学生,当鹦鹉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如何让鹦鹉能听得到我们说话的声音从而做出反应呢?提出可以通过“响度”来实现,并且说明“响度0”可以显示0-100范围内的数值,表示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从无到最大。然后将全班分成兴趣小组,自主完成鹦鹉角色指令脚本,完成之后组间进行交流,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操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共同熟练掌握该脚本程序的使用。
任务二:拦截小猫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提问学生,我们如何用手隔空拦截屏幕中的小猫呢?这个体感游戏该怎么实现呢?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步骤:1.选取角色库中的俯视小猫“cat2”角色。2.切换到“造型”,复制一个新造型“cat3”并将其上下翻转。3.在指令积木区“侦测”里找到“将摄像头开启”和“将视频透明度设置为0%”4.将小猫初始位置的坐标设定为(-240,0),利用重复执行指令让小猫向前移动。5.利用条件判断语句,当检测到舞台上的动作参数大于30“视频动作对于当前角色>30”(用手拦截小猫的动作)。
给学生6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讨论并进行操作如何实现“拦截小猫”这个“体感游戏”,学生讨论完成进行回答并上台演示操作,并且通过教师点评、其他学生互评的方式熟练掌握该脚本程序设计。
(三)巩固提高
一只在舞台上来回奔跑的小猫,听到你说“转向!”就立刻改变奔跑方向,好像非常听你的话。用Scratch脚本程序实现该作品。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用手指隔空弹奏屏幕上的琴键,发出不同的音调来演奏音乐,模拟实现弹奏电子琴的效果。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简述实现“拦截小猫”这一体感游戏的脚本具体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1)选取角色库中的俯视小猫“cat2”角色。
(2)切换到“造型”,复制一个新造型“cat3”并将其上下翻转。
(3)在指令积木区“侦测”里找到“将摄像头开启”和“将视频透明度设置为0%”。
(4)将小猫初始位置的坐标设定为(-240,0),利用重复执行指令让小猫向前移动。
(5)利用条件判断语句,当检测到舞台上的动作参数大于30“视频动作对于当前角色>30”(用手拦截小猫的动作)将小猫的x坐标重新设定为-240(返回起点)。
2.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尤其是操作课中,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庞杂的学科,期间会有很多的软件操作,在江州这些课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研读教材,一方面也要了解学生,对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我认为有以下优势和不足。
优势1,学生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对操作有这浓厚的兴趣。
优势2,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生活中充满了信息技术,比如现在的很多数学的几何图形就是本课学习的生活实例。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进行学习。
优势3,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课多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操作的任务中逐步掌握课程内容。
相关推荐:
2020教师资格报名时间及入口 ※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 教师资格考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