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绘画《动物狂欢会》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大班绘画活动《动物狂欢会》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不同动物突出的外形特点,感知到不同色彩的变化。
2.技能目标:能围绕“动物狂欢会”主题绘画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及合理安排场景并进行配色,尝试制作头饰。
3.情感目标:感受绘画与模仿的乐趣,愿意参加艺术活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感受绘画与模仿的乐趣,愿意参加艺术活动。
2.活动难点:能围绕主题绘画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及合理安排场景并进行配色,尝试制作头饰,感知到不同色彩的变化。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狮子、兔子、猴子等不同动物图片、颜料、画笔、画纸。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动物。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音乐导入
教师播放《什么动物出来玩》的音乐,吸引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们,歌曲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今天小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里的狂欢会,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森林里吧。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不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动物的外在形态特点。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
师:森林里有好多小动物,你们看,小狮子它有什么特点呢?其他小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描述想象中动物狂欢会的场景。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教师总结:森林里可真热闹。小动物们在开狂欢会呢,有小猴子在敲小鼓、小狮子在吹喇叭、小兔子在弹钢琴,还有好多好多的小动物。小狮子有着云朵一样的头发和草莓一样的小鼻子,小猴子有长长的尾巴可以挂在树上,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和小小的嘴巴。
2.教师创设《动物狂欢会》的场景并作画,激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创设情景,并进入绘画活动。
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说要开一个森林音乐节,好多小动物都来到了现场,都有谁呢?它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结:今天森林里来了可爱的小白兔、憨厚的小熊还有调皮的小猴子,它们正在一起唱着歌,敲着鼓呢。还有很多的小动物正在赶来参加狂欢会,看,小蜜蜂正飞舞着漂亮的翅膀向这边飞来,还带了它心爱的小喇叭。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讨论森林里的狂欢节。
3.教师分发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作画。
(1)教师出示颜料,并讲解注意事项。
师:颜料有很多种颜色,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神奇的效果,让我们动动小手一起来画一画吧,我们的可爱的小动物提醒小朋友们画画时要注意做到:
①在使用颜料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小刷子,在绘画前穿上自己的绘画衣,不要将颜料弄到身上或桌子上、墙面上。
②发挥你的创造力,运用多种构图法,将你喜爱的小动物画到狂欢会中吧。根据想象的情景安排画面。
③运用平涂的方式将色彩填满。
(2)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师:小蝴蝶的翅膀可以在圆润一些,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小衣服。小老虎多威风呀,记得它可是森林之王,头上要有一个“王”字。
4.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制作头饰。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画作品进行分享介绍,教师鼓励。
师:你的动物狂欢会中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它们在做什么呢?
(2)教师分发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动物头饰。
教师小结:请为你漂亮的小动物做成好看的小头饰,我们一起带着他们去参加动物狂欢会吧。
(三)活动结束——游戏结束
教师组织幼儿带着制作好的头饰进入动物狂欢会,进行小动物出来玩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带上你漂亮的小头饰一起来游戏吧。
游戏规则:当唱到哪只小动物时,带着该动物头饰的幼儿就站出来,做出该动物的模仿动作。
五、活动延伸
区角延伸——表演区
请小朋友去到表演区,带着头饰一起进行动物狂欢会的角色扮演吧。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知道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感受绘画与模仿的乐趣,愿意参加艺术活动。难点是能绘画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并尝试制作头饰,感知到不同色彩的变化。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感知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自由作画和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喜爱参加艺术活动。以此突破活动重点。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想象并描述动物狂欢会的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并自由作画。在绘画中让幼儿感知水彩的色彩变化。在绘画结束后又通过分发材料制作头饰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以此突破活动难点。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2.请说一下本次活动中如何吸引幼儿兴趣?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导入音乐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初步兴趣。在绘画过程中以图片这样的直观方式让幼儿观察并想象。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在绘画结束后,我通过让幼儿制做头饰进行游戏的方式,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和理解。也在整个活动中动手动脑,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中加强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音乐活动《小青蛙打呼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小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打呼噜》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图片理解歌词内容,感知2/4拍音乐的节奏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打出歌曲节奏、完整演唱歌曲,在教师引导下仿编歌词。
3.情感目标:喜欢参加与小青蛙有关的歌唱活动,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跟着节奏唱出歌曲欢快的旋律。
2.活动难点:能够爱护小动物,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歌词。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鼓、小鼓挂图、小木屋图片、小青蛙在小屋中睡觉的图片;小青蛙头饰;小松鼠、小熊等动物玩偶、每人一个皇冠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小青蛙,听过青蛙的鸣叫。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节奏游戏导入
活动开始,教师与幼儿面对面站成两纵队,教师按节奏敲击木鱼,带领幼儿进行《青蛙合唱团》的节奏游戏,引出音乐主角——青蛙。
师:小朋友们,今天小青蛙非常开心,它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的歌曲里。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完整弹唱歌曲,幼儿认真倾听,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教师完整弹唱歌曲《小青蛙打呼噜》,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歌曲中小青蛙做了什么事情?听完歌曲后,你的心情是伤心的还是开心的?
(2)教师出示“小青蛙睡觉”的相关图片并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
①教师出示挂图“小鼓”,引导幼儿模仿敲击小鼓的动作,学习歌词“收起了小鼓”。
②教师展示图片“小木屋”,用自己的身体模仿“钻”的动作,引导幼儿思考,小青蛙为什么要钻进屋子里。
③教师展示“小青蛙睡觉”的图片,提问幼儿,小青蛙在冬天为什么要冬眠,小青蛙睡着后会发出什么声音,带领幼儿发出“呼、呼”的长音。
2.教师引导幼儿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发放青蛙头饰,幼儿佩戴,人手一面小鼓,教师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打,学习2/4拍的节奏。
①教师播放音乐,第一拍幼儿敲打鼓面,第二拍幼儿敲打鼓边。
②幼儿接龙敲击,感受敲打鼓面和鼓边的不同。
教师总结: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小朋友们用不同的力度进行敲击,2/4拍的节奏规律就出现了。
(2)教师根据图谱,介绍休止符和二分音符。
师:休止符是不出声的音符,小朋友们要闭紧小嘴巴;二分音符很长,我们一边拍手一边唱,要唱满两拍。
(3)教师结合歌词图谱分句教唱,幼儿多种形式学唱,掌握歌曲演唱方法。
①跟琴唱:教师完整弹奏钢琴,幼儿跟琴唱出歌曲。
②分组练唱: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小青蛙组+小跳蛙组),两组幼儿比赛演唱歌曲。
③集体演唱:教师指挥,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小青蛙的声音来唱一唱吧!歌唱声音洪亮且能够表达出歌曲活泼、可爱的一组获胜,会有王冠奖励哦。
3.出示动物玩偶,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和动物玩偶创编歌词。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睡觉的,我们一起把他们编到歌曲里面吧!
(2)教师指导幼儿编出新的歌曲。
附新编歌词:
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松鼠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呼呼。
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熊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呼呼。
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兔子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呼呼。
(三)活动结束
完整展示,自然结束。
师:我们把自己编好的小动物睡觉的歌曲,唱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美工区,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唱歌都非常的好听,像小青蛙一样。小青蛙能够捉害虫,保护庄稼,小朋友们要爱护它,还要爱护其他的小动物,现在和老师一起到美工区,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超轻黏土捏出来吧!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活动的重点是依据活动目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来。本次活动的重点我设置为: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跟着节奏唱出歌曲欢快的旋律。
在活动中,我通过完整弹唱歌曲,让幼儿感知歌词内容和歌曲节奏,又出示了歌曲图片和歌词图谱帮助幼儿直观的理解、记忆歌词内容,通过图片、小鼓教具让幼儿打节奏说歌词,真正理解音乐中的节奏特点和欢快、喜悦的音乐风格。最后,以不同形式的学唱歌曲,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达到本次活动的加目的。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2.如何让小班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的学习从感觉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直观的图片、实物更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通过与青蛙有关的节奏练习,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知道青蛙是如何叫的;其次,完整的弹唱歌曲,幼儿通过倾听能够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歌词的内容,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完整记忆歌词。在教幼儿唱歌的时候,教师会重点教唱第一句歌词,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歌曲,同时展示小鼓教具学习2/4拍的强弱变化以及休止符和二分音符。最后出示小动物的玩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替换小动物的名称,从而编出属于自己的歌曲,建立幼儿对于歌唱活动的自信心。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儿歌《别说我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别说我小》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儿歌的句式美,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别说我小》,并根据儿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认知目标:理解儿歌中内容,了解长大和自己本领大之间的关系,知道“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的句式。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中内容,在知道“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的句式的基础上仿编。
2.活动难点:感受儿歌的句式美,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穿衣服,扫地,浇花的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家有帮助父母做事情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歌曲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音乐律动《我的好妈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附歌词:我的好妈妈
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
妈妈妈妈快坐下
妈妈妈妈快坐下
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吧
让我亲亲你吧
我的好妈妈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家的情况。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在家里会帮助家长做什么。
师:我们平时会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呢?
(2)出示幼儿成长图片及穿衣服,扫地,浇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幼儿在干什么。
小结:通过此次环节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教师朗读儿歌,幼儿理解内容。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幼儿倾听儿歌内容。
(2)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中小朋友都帮助家长做什么了?帮助了谁,做了什么事情?
(3)教师问题,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句式。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儿歌中有没有什么内容是相同的呢?
师小结:儿歌中都是用“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的句子来表达的。
3.教师朗读,幼儿跟读,练习儿歌。
(1)教师有节奏朗读,带领幼儿跟读。
(2)多种形式巩固练习:师幼对读;分组对读等。
小结:通过本环节帮助幼儿把握儿歌整体内容,并感知儿歌节奏。
4.教师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除了儿歌中的已经出现的,还能帮助家长做什么事情。
师:除了可以帮妈妈扫地、浇花、自己穿衣服,那我们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呢?
(2)将幼儿分组,并引导幼儿在小组内仿编。
师:现在小朋友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我们每个小组都尝试着仿编新的儿歌吧!但是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我们每一句话都要和原来的儿歌字数一样哦!
(3)邀请幼儿到分别展示所仿编儿歌,并组成完整的儿歌。
妈妈你别说我小,
我会刷牙和洗脸。
爸爸你别说我小,
我会自己把饭吃。
奶奶你别说我小,
我会帮你把地扫。
爷爷你别说我小,
我能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少。
(三)活动结束——自然结束
教师总结可以帮家长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然结束。
师:我们今天不仅学习了好听的儿歌,还知道了可以自己穿衣、吃饭,可以帮爸爸妈妈扫地、浇花。
五、活动延伸
延伸至家庭,幼儿回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可以有这么多的事情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我们回家就帮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吧!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设置中班的情感目标的?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由于《指南》中语言领域要求中班幼儿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而中班幼儿本身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变化,能够体验到儿歌作品本身的韵律美,同时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要让幼儿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情感的体验。所以我将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设置为: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儿歌活动带来的乐趣。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2.如果请幼儿进行儿歌表演,你如何组织这一活动?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幼儿进行儿歌表演,比如:给儿歌配律动;根据儿歌的节奏引导幼儿打节奏念儿歌;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唱儿歌等。
结合《你别说我小》儿歌内容和中班幼儿活动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选择引导幼儿给儿歌配律动的形式进行儿歌表演,我会分三步组织:
首先,我会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其次,我会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动作的创编,我会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创编动作展示,并组织幼儿互评。最后,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我会针对性指导。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讲故事《下雪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小班故事活动《下雪了》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知道故事中小动物说雪是盐和糖的原因。
2.技能目标:能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对话,学会分辨盐、糖、雪。
3.情感目标:萌发对雪的喜爱之情,感受参与语言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雪花的特点,理解故事中小动物认错雪的原因。
2.活动难点:能够说出雪花的特征,感受语言活动自由表达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情节图片,雪花图片,小动物的头饰,盐和糖。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经见过雪景。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歌曲导入
教师演唱歌曲《雪花和雨滴》,提问幼儿歌曲中的季节,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们好,谁能告诉老师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季节?那讲到冬天你们会想到什么?冬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展开
1.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1)教师讲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小动物对话),提问幼儿小动物的叫声和对话,并请幼儿大胆猜想飘落的物体。
师: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小动物?小狗说天上下的是什么?小猫说天上下的是什么?老母鸡又是怎么说的呢?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天上下的是什么?
(2)教师讲解故事的后半部分(小朋友对话),验证幼儿对雪的不同猜想。
师:刚才小朋友们猜天上飘落的是雪,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都说对了!
2.教师结合雪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特征,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们认错雪的原因,通过让幼儿联想经验,发现盐、糖、雪的不同。
师:故事里面的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样的?盐、糖和雪一样吗?谁想来尝一下糖、盐的味道,告诉大家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原来是因为雪白白的,糖和盐也是白白的,所以小动物才会说雪是糖和盐,它们外形确实很相似。不过雪是冰冰凉凉、没有味道的,放在温暖的地方很快就融化成水了,而糖是甜甜的,盐是有咸味的,常温下不会融化。小朋友可要分清楚哦。
3.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扮演小动物玩“天气预报”游戏,幼儿齐念口令快乐游戏,感受语言活动表达的快乐。
师:还记得好玩的天气预报游戏吗?老师准备了许多小动的头饰,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待会一起和老师念口令,模仿头饰上小动物叫声回答“我不怕”。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口令:下雪了下雪了,小狗说:汪汪汪、我不怕!下雪了下雪了,小猫说:喵喵喵,我不怕!下雪了下雪了,大公鸡说:喔喔喔,我不怕!雪花雪花真美丽,雪白雪白凉冰冰。
(三)活动结束——自然结束
教师总结雪花的特点,表扬幼儿的发言表现,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下雪了》,知道了雪花是无色无味的,温度升高就会融化,只有冬天寒冷的天气才会下雪。小朋友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模仿的也很形象。
五、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请小朋友回家与父母分享《下雪了》的故事。
【答辩题目解析】
1.对3~4岁的幼儿还能如何开展活动?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3~4岁的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所以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直观、有趣的活动方式。针对《下雪了》的主题,我觉得可以以季节为线索,拓展出一系列的冬季活动。比如:学唱关于下雪的歌曲,绘画下雪的场景,玩《天气预报》等以天气为主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幼儿能力。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2.如何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故事表演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再现该文学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幼儿在表演角色的活动中获得满足、追求表演的快乐为目的。在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前,教师应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特点、分配表演角色和分发道具,做好充分的表演准备。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表演进行从旁指导,比如指引幼儿上下舞台、人物走位等,协助幼儿根据故事完成扮演。结束后可以组织幼复盘表演细节,提升表演的技能与技巧。
我的作答完毕,谢谢!
角色游戏《警察》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活动设计指导】
大班角色游戏《警察》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常见的警种分类,知道各类警种的工作内容与其装备特点。
2.技能目标:能惟妙惟肖地进行角色扮演,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3.情感目标:体会警察劳动的辛苦,养成尊重警察,并珍惜其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基于对常见警种及其装备特点的了解,能惟妙惟肖地扮演警察。
2.活动难点: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警察劳动的辛苦并尊重、珍惜其劳动成果。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类警种的服装道具若干、警车模型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见过多类警种。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律动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警察叔叔本领大》,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师:警察叔叔本领大,风吹雨打都不怕;指挥交通人人夸,来往车辆都听话;日夜轮流来站岗,小朋友们敬爱他。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各类警种的图片,幼儿交流并猜想警种的对应类型。
(1)教师出示各类警察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警种间的区别。
师: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中的警察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他们的工作职责分别是什么呢?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又会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动作呢?
(2)幼儿分组交流讨论警种类别对应的图片,并分享生活中对各类警种的认识。
①治安警察: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维护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处理一般违法案件等。
②交通警察:指挥交通;预防、处理违章和交通事故;管理车辆和驾驶人员。
③巡逻警察:执行任务的形式就是巡逻,另外,防暴警察属于这个警种,有的地区称为“巡警防暴警”。
④特种警察:是一种以反恐、对抗火力强大的犯罪分子、解救人质等行动为主要任务的非军事部门的特勤武装力量。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警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平安和谐,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2.教师带领幼儿到角色表演区挑选角色扮演的服装和道具等,并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1)幼儿自行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有分别有治安、交通、巡逻、特种警察各一名,此外还有一名幼儿扮演违法者。
师:无论是哪一种警察要想在游戏中发挥作用,都需要扮演违法者的小朋友的帮忙,所以违法者在我们这次游戏中是最重要的角色,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勇于尝试哦!
游戏规则:角色应进行轮替,每轮游戏结束后幼儿通过抽签确定新一轮游戏的角色,已扮演过的角色不得重复扮演。
注意事项: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涉及警棍、假手枪、酒精检测仪等道具,应防止乱挥,弄伤同伴,酒精检测仪只是作为模拟的道具,不可以真的放入口中。
(2)幼儿挑选各自扮演的角色所需的服装及道具,当幼儿因道具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引导。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是小小警察了,一定都是讲道理的,即使发生冲突了也不会相互争吵的,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自己就有能力把我们的道具公平地分给每一位小朋友,如果你们有些地方互相不能说服对方的话,可以请别的小朋友来给你们做小法官,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吧!
3.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幼儿扮演时以交叉介入的方式进行指导。
(1)教师提出张奶奶家的小孙子被拐卖的主题引导幼儿共同设计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派出所的治安警察接到110报警,警情称张奶奶的小孙子被违法者拐卖了,此时治安警察需迅速邀请交通警察调取监控了解事发现场的情况,交警查清违法者的逃离路线后,通知附近的巡警进行追捕,直到确定违法者藏匿的地点后,由特警实施救援,最终成功救出张奶奶的小孙子。
(2)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在游戏中适时以游戏者的身份为幼儿留下追踪线索,引导幼儿展开游戏。
(三)活动结束——自然结束
教师代表张奶奶向小朋友们表示感谢,并点评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引导小朋友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尊重警察叔叔,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五、活动延伸——区角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到美工区,利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各类警种的模样,并把这些绘画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说一说各类警种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觉得本次游戏中教师该不该介入,如何介入?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已经能够自行协商解决了,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不会轻易地介入他们。但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我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若幼儿已经努力尝试过,却仍旧无法解决问题时,作为老师我应该及时介入并予以引导。在进行介入时作为教师我可采取平行介入,即在一旁做出正确行为引导幼儿模仿;或交叉介入,即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等方式;此外,当幼儿游戏出现混乱,导致游戏无法继续的时候,可采取垂直介入,即以成人的身份直接引导小朋友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无论使用哪种介入方式,我都只会给予幼儿有限的帮助,以启发为主,引导大班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解决问题。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2.你认为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以下是我的作答。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以下几方面能力将得到锻炼和发展:第一,角色游戏能让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第二,角色游戏能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能力;第三,角色游戏里的矛盾冲突能锻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角色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第五,角色游戏可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规范。
谢谢考官的耐心聆听!
相关推荐:
2020教师资格报名时间及入口 ※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 教师资格考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