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1.题目:初中《照镜子》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教学过程中体现弹唱教学环节;
(3)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感受;
(4)要有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
查看答案
1.题目:初中《铃儿响叮当》片段教学。
2.内容:曲谱略
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
(3)要有教师范唱环节。
参考解析:
歌曲导入
教师上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踏雪寻梅》;并提问:“这首歌曲描写了哪个季节哪些美丽的景色?你们听到了什么声响?今天我们从国内走向国外,来感受美国圣诞老人带来的《铃儿响叮当》”,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教授
1、初步感知
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刚才我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怎么样才能让圣诞老人的马车跑的更快一点?”感受歌曲的俏皮,及运用气息及腹部力量说“嗨”,强化学生歌词气息的支撑点。
2、发声练习
全体起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三度音程关系发声练习。
(为二声部学习做基础)
3、旋律学习
出示图谱,结合声势打节拍,视唱高声部旋律;提问:“歌曲中是如何反复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各种节奏结合所带来的欢快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双声部之间的三度音程关系并跟琴构唱大三度音程。
跟琴视唱低声部旋律,注意音准及节奏的把握;提问:“有哪几句旋律与高声部相同?歌曲的最后是几声部的旋律呢?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提示学生了解到在多声部合唱中应更关注配合及声音的和谐度。
教师示范演唱。
4、歌词学习
引导学生按节奏大声朗读歌词。注意:朗读时注意声音的弹性,着力表现欢快地的情绪。
5、完整演唱
教师弹琴伴奏并演唱二二声部,学生演唱一声部;(观看教师指挥,分组进行二、三声部的配合表现,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保持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手创编拓展
请学生挑选合适的乐器及节奏型为歌曲“叮铃铃”处进行伴奏,边奏边唱,体会歌曲风趣、欢快的情绪。
四、巩固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本课学习演唱了二声部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到双声部配合的魅力。教师升华总结。
板书设计:略
1.题目:春江花月夜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民族管弦乐队的讲解。
答辩题目1.结合音乐教材,谈一谈该作品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2.谈一谈对古曲了解。
参考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创设情境,展示有关中国古代乐器的图片;提问学生,图片所展示的都是哪些乐器?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大家的音乐知识都很丰富啊,能够认出这么多的乐器。这些乐器都是中国民族乐器,那这些乐器演奏下的中国民族风味的作品又有怎样的特色呢?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在走进今天的音乐学习。
3.引入课题,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并设问:“乐曲的旋律如何,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旋律较为委婉柔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色春景图。
2.复听歌曲,并设问:“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这首作品是中国名曲,描绘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4.介绍《春江花月夜》,本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变为《春江花月夜》,深刻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
(三)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乐曲中出现的乐器。
2.介绍乐曲中的乐器,讲解民族管弦乐队。
民族管弦乐队:由“吹、拉、弹、打”四个部分组成。吹所指吹奏乐器,主要有笛、箫、笙等;拉所指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板胡等;弹指弹拨类乐器,主要有琵琶、筝、扬琴等;打指打击类乐器,主要有鼓、锣、镲等。
3.分别聆听各个部分,并分辨对比各个部分所表现的景色。
4.教师对几个部分音乐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归纳:
《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
《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欸乃归舟》《尾声》
5.学习主题音乐旋律,尝试跟录音演唱主题音乐旋律,小组之前进行互相评价。
6.播放乐曲,并在听的过程中跟随录音进行背唱,表现出对于秀丽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意。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歌曲《无锡景》,感受不同形式下的作品表达同一题材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无锡景》在表现的时候更为细腻一些,有歌词的渲染会让歌曲所描绘的画面更加清晰,而《春江花月夜》在表现时则有如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表现的画面时而清楚时而模糊。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春江花月夜》,领略我国民族古典音乐的美,感受到了民族管弦乐队在塑造音乐欣赏时的那种民族风情。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了解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赞美江南风情的作品,对比聆听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队
优美、细腻、委婉
1.题目:初中《星星索》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教学过程中体现主题旋律教唱、指挥环节;
(3)具有有效的师生互动。
参考解析:
【试题解析】
一、复习导入
上课前,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宝贝》。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 (印度尼西亚),由此引出“克隆宗”,并简要介绍:“克隆宗”本来是马来语中的一个拟声词,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后来变为对一种五弦小吉他的称呼,再往后用来指一种包括曼陀铃、长笛、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在内的乐队,到现在,“克隆宗”这个词成了指用这种乐队伴奏的歌曲。接着引出本课课题---《星星索》。
二、新课教授
1.初听音乐,整体感知。
多媒体播放音频,学生聆听歌曲并思考:音乐的情绪特点以及速度,体验音乐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师生共同总结:情绪:1优美抒情;速度:中速。(小船、青年人、微风歌声)歌曲表现了青年人驾着小船,伴着微风,随着歌声向心上人划去,渐渐消失在远方的意境。
2.模唱基本伴奏音型。
“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桨起桨落的节奏而发出声音,歌曲也由,此而得名。学生感受这句伴奏音型:
3.聆听赏析A音乐主题
(1)教师范唱第一乐句, 学生聆听感受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分组讨论分析音乐节奏特点。
(2)跟琴模唱第一乐句。
(3)聆听A主题音乐,整体感知,并思考: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4)二声部合唱体验。
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二声部合唱,一组唱伴奏,一组唱主旋律。
4.分析曲式结构。
(1)学生聆听音乐,当听到A主题音乐的时候,用肢体动作表现。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单三部曲式。
5.完整聆听音乐。
三、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梭罗河》《樱花》,学生聆听音乐并分组讨论思考:结合对“克隆宗”音乐的了解,这两首歌曲哪一首属于“克隆宗”音乐?为什么?
讨论后,师生总结:《梭罗河》是一首以河流为名的船歌,又是一首颂歌,表达了印度尼西亚人们对祖国历史和美丽山河的赞美。
四、小结作业
首先引导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所学所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课后搜集一些“克隆宗”的其他代表作品,下节课师生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略
更多2020年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 铃儿响叮当
2. 照镜子
3. 班内
4. 少年的猪猪棒
5. 大雁湖
6. 切分节奏
7. 划船歌
8. 西班牙斗牛舞曲
9. 《春江花月夜》
10.春之歌
11.合唱《划船歌》片段(五线谱)
12.樱花
相关推荐:
2021教师资格报名时间及入口 ※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 教师资格考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