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4.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 )的共同活动。
A.教与学
B.教师与教师
C.人与人
D.学与学生
5.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与自然关系的美与恶,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体现 了学校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6.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 )出发的。
A.认识
B.情感
C.行动
D.实际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 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0.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玛利翁效应
D.首因效应
11.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1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13.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14.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埃利斯
15.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6.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1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18.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19.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收寓教于趣中。
A.直观导入
B.故事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
20.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