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题
1.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
2.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动机)和意向的期望。
4.通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群体,如班集体,叫正式群体,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非正式)群体。
5.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6.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从众)。
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9.教师在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0.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11.人际吸收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统一为特征。
12.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
1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与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4.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
15.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3.合作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4.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5.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