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2 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 3 页: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简答题;论述题 |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1)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人自身的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 )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 )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5.( )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
D.赖斯
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