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2 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 3 页: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简答题;论述题 |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5)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说明身心发展是有( )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2.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针对教育目的提出(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4.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需培养人的( )。
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5.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具备良好的口才
B.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C.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反映了( )。
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
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D.教师的权力之大
7.学生认识与人类认识过程明显不同,下列不是其显著特点的是( )。
A.目的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8.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9.最先出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10.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下列人物中,( )最早对教育进行了说明。
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苏格拉底
12.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13.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培养( )的能力。
A.感受美
B.鉴赏美
C.欣赏美
D.创造美
1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它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对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看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同时也揭示了教育规律
B.教育学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
C.教育学不能等同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同时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
D.从教育经验中总结教育规律,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