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答案 |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 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活动论
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
A.内发论
B.三因素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外铄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的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性
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苟子
C.威尔逊
D.格赛尔
E.洛克
三、填空题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外铄论者一般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5.“身残志坚”说明了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具有__________关系。
四、名词解释
1.外铄论
2.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五、简答题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
六、案例分析题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即发展不平衡现象,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他们提 出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
2.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 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的结果。
3.A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 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属于教育学上的内发论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 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与 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BDE持“性恶论”观点的荀子认为人的发展依靠外在的力量,英国洛克的“白板说”和美国 的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
3.ACD荀子和洛克是外铄论者。
三、填空题
1.社会实践
2.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华生
3.遗传素质成熟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
4.遗传素质
5.互补性
四、名词解释
1.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 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简述题
1.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 和学校的教育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六、案例分析题
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天赋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