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2.【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3.【答案要点】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4)具有与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5)具有健全的人格。
4.【答案要点】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考一考自己;(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5.【答案要点】
谈话法的特点是师生对话,它有利于克服讲授法教学信息单向输入而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的弊端。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一)一般来讲,问题设计可分为五步:(1)搜集疑点;(2)整理疑点;(3)确定重点; (4)设计母题;(5)安排子题。 (二)所提问题的表述要简练明确,求答范围清晰。 (三)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6.【答案要点】
(1)重视团组织建设,激发团员活力;(2)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作用;(3)规范团员队伍建设;(4)加强团干部的管理;(5)做好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2)认识: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
2.【答案要点】
学校对王超的处理意见并不都是合法的,一、二条处理意见是合法的,但对学生处以罚款则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因为行政制裁分行政处分和处罚两个方面,而实施行政处分和处罚的单位是有明确要求的.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享有行政处罚权,如工商、税务,治安等机关,而学校只有行政处分的权利,可以对学生处分(纪律处分),但没有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利。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l
有关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式,但是各种理论模式都包括以下四种最基本的要索: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评价。
2.【答案要点】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