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4 页:多选题 |
第 6 页:判断题 |
第 7 页:情景题 |
第 8 页:参考答案解析 |
一、单选题
1.A 【解析】桑代克自1896年起,开始从事于动物的学习研究,并依据研究的材料,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也由此确立。
2.B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得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
3.B 【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4.C 【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D 【解析】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一感。
6.A 【解析1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属于心理自我方面的内容。
7.D 【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种族差异等,水平差异属于个体差异。
8.B 【解析】蜜蜂采蜜属于本能行为,与学习的内涵不符。
9.C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即学习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10.B 【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11.A 【解析】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属于内在的需要。
12.C 【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闻一知十”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13.C 【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4.A 【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5.B 【解析】群体对个体活动起到的促退作用称之为社会惰化,“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其影响表现。
16.D 【解析】刺激的泛化是指对于相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题干符合此内涵。
17.A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赏。题干符合此内涵。
18.A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各种策略。题于所述为组织策略中一览表的应用,表示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19.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智力测验。《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其公式为:智商一(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根据题干内容,答案即(6/5)×100=120。
20.B 【解析】本题考查对心智技能阶段顺序的掌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依次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21.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掌握,属于识记型题目。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是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维纳,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班杜拉。
22.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巩固的途径,具体内容是复习活动的适当超额。研究表明,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0×150%=l5。
23.C 【解析】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是纵向法。
24.D 【解析】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于生活情境的改变引起的。
25.B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气急败坏属此类。
26.A 【解析】林冲沉着老练,这种气质属于黏液质。
27.D 【解析】l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
28.D 【解析】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由此可知,题中运用的是鸟的正例。
29.B 【解析】从操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通常在练习的中间阶段会出现一个高原期。
30.B 【解析】在短时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做出决策,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