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心理学 > 正文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吧 2014-07-18 11:59:41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第 1 页:判断题
第 2 页:单项选择题
第 4 页:名词解释题
第 5 页:简答题
第 6 页:论述题

  四、简答题

  1.怎样发展小学生注意的有意性?

  【答案要点】(1)发现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有重大意义;(2)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2.简述儿童活动过度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答案要点】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运动场上很难看出他们的区别,但在受限制的教室里,多动症儿童更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2)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多动症儿童突出的、持久的临床表现。患者不能关注一种活动,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3)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先于思维,即没有考虑就开始行动。

  3.简述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1)开创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和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4.简述品德与态度的联系。

  【答案要点】品德和态度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特征。二者的架构是一致的,都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干涉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一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各地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

  2014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章节考题汇总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解析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