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案要点】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剐,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时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2.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答案要点】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题、填空等题型。
3.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答案要点】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数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4.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问题:(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1)弗兰克出现上述反应的原因可能是:①八年级的弗兰克处在青拳初期,他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盹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弗兰克可能是因为敏感的自我防卫和避免同学的分离而做出上述反应。⑦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弗兰克可能是没有能够正确的对由我进行评价或者没有正确理解昆特女士的真正意图,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成胁而做出上述反应。③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的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弗兰克可能是自我同一性还没有发展完善,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晰的了解而出现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①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她应该明确告诉弗兰克她读诗的意图,让他明白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②提供机会让弗兰克了解社会、了解自我。③给弗兰克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他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④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们清楚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5.某心理学家对74个班级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其中每个班的学生都分为三组,对于第一组学生的作文,成绩仅评定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无相关评语;对于笫=组学生的作文,不仅有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而且每个等级都有相同的评语,如成绩“甲”等的评语为:“很好,坚持下去”成绩“乙”等的评语为“较好继续努力”;对于第三组学生的作文,成绩评定除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外,老师还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写有针对性的评语。结果一学期下来。第三组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最快,第一组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最慢。
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到何种结论和启示?
【答案要点】
(1)从材料中我领悟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及时反馈和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2)材料中第三组的学生作文教师有针对性的评语其实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3)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泛泛而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