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课程
1.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索是(BCD)
A.政治
B.社会
C.知识
D.教师
2.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ABCD)
A.教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
D.学周安排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BC)。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4.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盲的
5.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ACD)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6.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ABCD)
A.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活动课程对教师的孥业索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7.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AD)
A.研究性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基础性课程
8.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AB)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各门学科
D.课外活动
9.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ACD)
A.教科朽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
1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BD)
A.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11.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科学性
1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ABC)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13.课程安排的原则是(ACD)
A.整体性原则
B.研究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性原则
14.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BCD)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5.课的类型是根据(AB)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相关推荐: